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3|回复: 0

[海洋学院] 资源与环境遥感概论(Remote Sensing Primary Theory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5: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资源与环境遥感概论(Remote Sensing Primary Theory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学分:2  学时:32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海洋科学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农业资源、环境工程、海洋渔业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遥感是采集地球环境数据的重要技术手段,遥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及海洋渔业等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该专业的学生能对遥感科学的理论、方法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具有一定的遥感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讲述地物的光谱特征、遥感平台、遥感的成像原理及遥感图像特征等遥感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遥感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进一步介绍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主要讲述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使学生能对基本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原理有所了解,能利用相关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简单处理。对遥感数据在城市环境、全球变化、海洋渔业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为学生处理、分析、应用遥感数据提供范例。最后将简单介绍3S集成技术,使学生了解GIS、GPS与RS的概念及之间关系。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遥感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遥感的相关理论的理解。
    平时作业量不少于8次,主要为课堂讲述的重点内容,以巩固学生对教学重点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遥感数据或数据获取途径,学生应利用所学知识,应用相关软件或相关程序语言进行简单的遥感数据处理,并须提供相关的报告。
    学生应进行必要的相关遥感材料的自学,教师应提出相关主题、相关素材或网站,学生应对所自学的材料进行小结,并提供一篇小结报告。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内容主要涉及遥感理论、遥感数据处理、遥感数据应用案例三个部分,遥感理论采用教师讲述、动画演示为主,遥感数据处理主要为讲述、相关软件演示为主,课场以问题的形式引出内容、概念,在分析、讨论中完成讲述内容。
    课场作业不少于8次,教师分单双号进行批改,课堂对作业进行必要讲解。遥感图像处理作业分小组完成,不少于1次。自学遥感材料不少于8次,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小结报告一篇。
    课后辅导为上课前一节次进行,同时提供E-Mail方便师生进行交流、讨论。
    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最后成绩评定由各成绩的按比例给出,成绩比例如下:平时作业占20%、课堂讨论 10%、出勤10%、闭卷考试 6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梅安新 彭望录 秦其明 刘慧平编,《遥感导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
2、刘良明编,《卫星海洋遥感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0
阅读书目:
1、孙家柄 舒宁 关泽群编著,《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 测绘出版社,1997.6
2、周成虎 骆剑承等编,《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12
3、舒宁编著,《微波遥感原理》,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3
4、黄杏元等,《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该课程涉及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程序设计等内容,这些课程的学习是本课程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6-16 10:45 , Processed in 0.0488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