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1|回复: 2

经济学基础(北京语言大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22: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20 柠檬币 才能浏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22: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介绍



基本
信息
姓  名
王新红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6.8
最终学历
硕士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82300306
学  位
硕士
职  务
教师
传 真

工作单位及院系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专家楼402,邮编 100083
研究方向
经济学,金融学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专业必修课,每周2课时,03至08级全体本科生,约1000人)。微观经济学(专业必修课,每周3课时,02至07级全体本科生,约800人)。宏观经济学(专业必修课,每周3课时,04级全体本科生,约150人)。投资银行学(专业必修课,每周2课时,02至07级全体本科生,约800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22: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教材:《经济学基础教程》 李军 王瑞杰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7 月
一、 课程性质和目的
  经济学基础是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取舍、优化整合,该课程将作为我校经济管理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  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1.理论方面
 ( 1 )了解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 2 )掌握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市场价格理论
 ( 3 )熟练掌握和应用弹性原理
 ( 4 )理解效用和消费者行为
 ( 5 )领会生产理论、成本理论
 ( 6 )理解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理论
 ( 7 )了解生产要素的分配理论
 ( 8 )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 9 )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 )理解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利率的决定理论
 (11 )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2 )领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涵义、特征、种类及其手段
 2.实践方面
 ( 1 )能够对一个企业的决策如价格决策、产量决策作出解释
 ( 2 )能够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如:“薄利多销”、“规模效益”等
 ( 3 )能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是一个开放的、统一的、竞争的市场
 ( 4 )能够对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 5 )能够分析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实践的影响
 ( 6 )能够根据政府的政策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或者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推断政府可能采取的经济政策。
(二)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
 1.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
 2.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和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使其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身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经济问题的敏感性。
 3.要求学生注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要重视图示工具的运用,并适当运用数学工具。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表
各章课时分配表

章次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时分配
讲课
复习
作业
合计
第一章
导论
领会
2
2

4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掌握
2
2
2
6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理解
2
2
2
6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理解
2
2
2
6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
理解
2
2
2
6
第六章
厂商均衡理论
掌握
2
2
2
6
第七章
分配理论
了解
2
2
2
6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了解
2
2
2
6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理解
2
2
2
6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熟悉
2
2
2
6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理解
2
2
2
6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熟悉
2
2
2
6
合 计
80 (4 课时机动 )























注: * 内容根据课时和学生学习情况机动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该课程是经济管理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注重经济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解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消费行为学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五、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是考试课。既要注重基础理论与知识的考核,又应注重理论与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
  《经济学基础》考核含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平时作业、阶段测试、自主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占总成绩的 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70% ,期末考试为标准化题型。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学习目标:
  1、理解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
  2、掌握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
  3、领会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4、了解各种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的方式;
  5、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6、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7、了解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间的差异;
  8、了解经济学的表述方法。
考核知识点:
  1.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
  2.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3.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5.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内容与结构:
 § 1 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学
  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主要成分。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经济学的定义;机会成本的概念。经济体制的定义与分类;资源使用的效率
 §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 3 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经济学的图形表述方法
 § 4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 、什么是规范经济学?什么是实证经济学?
 3 、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什么含意?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均衡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 微观经济学用价格机制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其核心内容是价格决定理论。均衡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本章在介绍需求与供给一般知识的基础上,讨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应用,树立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供求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影响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
  2、掌握需求与需求函数以及影响需求的因素;
  3、掌握供给与供给函数以及影响供给的因素;
  4、理解市场均衡理论以及引起均衡数量的决定;
  5、熟悉市场均衡理论在经济中的应用;
  6、熟悉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含义;
  7、了解决定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因素;
  8、了解弹性理论在经济活动中应用。
考核知识点:
  需求的表示: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
  供给的表示: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
  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规律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
  均衡价格理论的简单应用
  弹性原理
内容与结构:
§1 需求理论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需求定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 供给理论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供给定理;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3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的变动;政府对价格的控制
§4 弹性原理
  弧弹性和点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复习思考题 :
  1 .运用供求定理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
  2 .政府为什么要干预市场价格?干预市场价格会导致什么后果?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本章主要介绍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的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学生了解两种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两种理论关于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和均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需求定理。
学习目标:
  1、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熟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熟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的理解与应用;
  5、熟悉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线的含义与特征,理解它们在消费者均衡分析中的作用;
  6、能运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及其需求曲线的推导。
考核知识点:
  效用的含义和效用的测量: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和消费预算线
  边际商品替代率
  价格—消费曲线
内容与结构:
§ 1 基数效用论 
  效用、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律。
§ 2 序数效用论 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 3 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收入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收入 — 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价格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价格 — 消费曲线、需求曲线)。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生产函数是厂商利润函数的组成部分,生产理论是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的含义与表示,理解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意义,掌握生产规律。
学习目标:
  1.掌握生产的含义、生产要素和生产目的;
  2.了解在经济分析中,厂商生产目的假设的意义
  3.掌握生产函数的内涵以及短期和长期的划分
  4.掌握厂商实现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必要条件
  5.掌握生产函数的含义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6.熟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规模收益。
考核知识点:
  生产函数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曲线特征。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 生产的三个阶段及可变要素的最佳合理投入区域
  5.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等成本方程的表示和等成本曲线的特征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内容与结构:
§ 1 生产与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定义,不变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短期与长期、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固定技术系数与变技术系数,
§ 2 短期生产函数
  定义与函数形式,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定义、曲线及其相互关系,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 3 长期生产函数
  函数形式,等产量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生产要素的最有组合;生产扩展线
§ 4 规模报酬
  定义,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成本理论给出了有关成本的概念,通过对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学习以及生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
  学习目标:
  1.掌握成本的含义和种类;
  2.掌握短期成本的分类和短期成本函数;
  3.理解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4.掌握长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曲线;
  5.理解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
  1.成本的概念
  2.短期成本及其曲线之间的关系
  3.长期成本
内容与结构:
§ 1 成本与成本函数
  成本的定义、正常利润、明显成本和隐含成本;成本函数及其形式
§ 2 短期成本函数
  函数形式;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定义、曲线及其相互关系;
§ 3 长期成本函数
  函数形式;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第六章 厂商均衡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本章阐明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利润最大化的情况,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并对不同的市场结构进行比较。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建立一个开放的、竞争的、统一的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掌握市场概念的内涵;
  2.掌握不同市场结构的特征;
  3.熟悉不同市场结构中实现厂商均衡的条件;
  4.熟悉不同市场结构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5.掌握不同市场结构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考核知识点:
  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线
  3.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4.垄断市场的特征与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线
  5.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效率比较
内容与结构:
§ 1 市场的类型
  市场的定义,市场类型的划分
§ 2 完全竞争市场
  特征,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厂商的长期均衡
§ 3 完全垄断市场
  特征,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厂商的长期均衡
§ 4 垄断竞争市场
  特征,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厂商的长期均衡,价格歧视理论
§ 5 寡头垄断市场
  特征,古诺的双头垄断模型,折弯的需求曲线理论
第七章 分配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 分配理论的核心是阐明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并具体说明工资、利息、地租的决定过程,同时掌握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学习目标:
  1.熟悉居民收入来源的几种渠道;
  2.了解形成工资差异的原因;
  3.领会级差地租的形成;
  4.熟悉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和运用;
  5.了解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6.理解收入分配中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
  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征
  2.工资的决定和工资差异形成的原因
  3.资本市场与利息率的决定
  4.地租的决定及其级差地租、准地租和经济租
内容与结构:
  § 1 概述生产要素的收益——边际生产率;边际产量、边际收益与边际收益产品的关系;
  § 2 工资、利息和地租的决定
  § 3 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与效率
   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公平与效率
   复习与思考:参见教材 127页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 在以上各章中,我们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证市场机制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与产品产量中的作用。 但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调节人们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对于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我们称为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以及不完全信息。本章将就上述几种情况,以及政府的微观调节进行讨论,以便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垄断产生的原因;
  2.了解政府应对垄断的微观经济政策;
  3.领会公共物品的特点;
  4.掌握外部性的含义;
  5.熟悉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考核知识点:
  1.垄断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2.垄断的行业管制与反垄断法
  3.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4.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  
  5.外部经济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6.矫正外部经济影响的政策
  7.不完全信息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内容与结构:
§ 1 垄断
  垄断存在的原因、垄断导致效率度缺失,反垄断政策与反垄断法
§ 2 公共物品
  特性、公共物品的最有供给量
§ 3 外部经济影响
  外部经济影响与经济效率、矫正外部经济影响的经济政策
复习与思考:参见教材 142页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 从本章开始进入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而衡量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的基本尺度是国内生产总值。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 GDP 的含义和核算方法。
学习目标:
  1.熟悉各种宏观经济总量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3.了解国民收入中的恒等关系;
考核知识点: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中的恒等关系
内容与结构:
§ 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GDP的含义;
§ 2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
  衡量GDP的三种方法
§ 3 国民收入中的恒等关系
  收入循环与恒等关系。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GDP?GDP的衡量方法哪些?
  2.GDP与GNP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GDP为什么不能成为衡量幸福程度的完美尺度?

第十章 国名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理解乘数原理、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使学生学会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分析有关经济现象。
学习目标:
  1 .理解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2 .理解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3 .理解乘数理论;
考核知识点:
  1 .消费函数
  2 .储蓄函数
  3 .投资函数
  3 .平均消费倾向
  4 .边际消费倾向
  5 .边际储蓄倾向
  6 .投资乘数
内容与结构:
 § 1 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2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 3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 4 投资函数
 § 5 乘数理论
复习思考题 :
 1 .简述国民收入是怎么决定的。
 2 .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
 3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是什么关系?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通货膨胀及其计算方法、失业及其计算方法,失业的种类和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了解失业的种类
  理解什么是充分就业
  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
  了解通货膨胀的影响
考核知识点:
  失业率的计算方法
  三种失业
  完全就业
  菲利普斯曲线
内容与结构:
  § 1 失业与充分就业
  § 2 失业的种类
  § 3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衡量指标
  § 4 通货膨胀的分类
  § 5 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摩擦失业、结构失业和周期失业?
  2 、什么是完全就业?
  3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什么?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挤出效应、货币政策的效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极端情况和政策组合。
学习目标:
   理解财政政策的基础效应
   了解财政政策的类型
   了解货币政策的类型
   领会政策的各种组合
内容与结构:
§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
  财政政策的类型;货币政策的类型
§ 2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 3 货币政策的效应
  货币政策的效应与 IS 曲线的斜率;货币政策的效应与 LM 曲线的斜率
§ 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极端情况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 5 政策组合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4-21 00:01 , Processed in 0.0500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