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第一部分 混凝土结构教学大纲

关键词: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第一部分 混凝土结构 教学大纲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第一部分 混凝土结构 教学大纲
内容:

 一、课程目标
  钢筋砼与砌体结构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所要讨论的是钢筋砼结构(包括预应力砼结构)和砌体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钢筋砼与砌体结构是我国目前工业与民用建筑采用得最为广泛的结构类型,让学生能够了解钢筋砼材料的基本性能及相互作用,掌握钢筋砼结构的设计方法。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结构设计知识才能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审议设计方案,组织施工管理,处理工程事故。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以建筑材料和工程力学为基础的,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对建筑材料中的钢筋和混凝土有一定的认识,重点掌握其力学性能;应掌握工程力学的概念和解题方法,特别是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知识能熟练应用。另外,学习本课程还应具有熟练的计算能力,绘图能力,查用有关参考资料的能力,作实验的动手能力。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时刻注意理论与实际(现场)的结合,并体会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的联系和区别。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多层与高层结构设计、结构抗震、特种结构以及其它有关的结构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一) 基本构件
  1.绪论 (1学时)
  掌握关于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其特点。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应用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2.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2学时)
  深入理解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横向变形条件的关系。理解轴心抗拉强度、复合受力强度之间的关系。理解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上升段,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了解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了解混凝土徐变、收缩的性能及其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
  理解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了解钢筋冷加工后力学性能的变化。了解钢筋的品种和级别。理解保证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粘结作用。
  3.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原则 (2学时)
  了解结构两种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了解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了解荷载和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值及分项系数的意义,掌握两种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的应用。
  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学时)
  深入理解梁受力各阶段的应力分布,破坏特征及配筋率对破坏性质的影响。理解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假定及其意义(如平截面假定,等效矩形应力图,界限受压区高度系数等)。熟练掌握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掌握双筋矩形截面及T形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5.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学时)
  理解无腹筋梁斜截面的不同破坏形态。熟练掌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条件。熟练掌握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纵筋的弯起与切断、纵筋的锚固等构造要求,掌握绘制构件施工图的方法。
  6.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6学时)
  深入理解轴心受压的受力全过程极其破坏形态。掌握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和构造要求,了解螺旋配筋柱的原理和应用。
  深入理解偏心受压构件两种破坏特征及其形成条件,不同长细比构件的破坏类型;熟练掌握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配筋计算与构造要求;理解弯矩与轴力关系曲线的物理意义。
  7.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1学时)
  掌握轴心受拉构件、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力全过程、破坏形态、正截面受拉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与配筋的主要构造要求。
  8.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 及混凝土的耐久性 (2学时)
  理解受弯构件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原理。了解有关计算。
  9.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2学时)
  深入理解活荷最不利布置、内立包络图、塑性铰与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10.多层框架的设计 (2学时)
  掌握多层框架的设计计算方法、构造要求。
  11.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能 (2学时)
  12.砌体结构构件的设计原理以及承载力计算 (4学时)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上册),东南大学、天津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混凝土结构》(上册),叶列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蓝宗建等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上册),朱伯龙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5.《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上册),车宏亚、戴自强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第一部分 混凝土结构相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