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仙 发表于 2013-1-31 15:13:00

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


        课程名: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学分:2学时:40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基础必修课
开课学院:食品学院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食品营养学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方向选修课,以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为培养适应于食品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其在食品加工和保藏领域中较好地从事教学、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简介
    重点介绍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的实用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提高人民营养水平的途径、食品贮藏加工和新型食品开发中的营养问题等。还对近年来食品营养学中的热点问题作了介绍和探讨,如平衡膳食宝塔、最新的中国居民DRIs、保健食品、强化食品、食品营养与疾病等。教学方法以PPT和多媒体课件授课为主,结合观看录像、进行食谱编制等,目的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重点介绍:营养学的概念、养生与保健等。
自学:食品营养学发展史、食品营养学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 人体能量需要 (2学时)
本章重点介绍: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人体能量需要量的计算。
学习要求:掌握基础代谢的概念,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以及如何计算,了解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
第三章 宏量营养素(2学时)
本章重点介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
学习要求:掌握必须氨基酸、限制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了解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适宜摄入量及食物来源,掌握氮平衡的概念以及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
第四章微量营养素 (4学时)
本章重点介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生理功能、缺乏症、食物来源及适宜摄入量。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VA、VD、VE、VB1、VB2、烟酸、VB6、叶酸、VB12、VC、Ca、Fe、Zn、I2、Se等的生理功能、缺乏症、食物来源及适宜摄入量。
第五章 其他膳食成分 (2学时)
本章重点介绍: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水平衡。
学习要求:掌握膳食纤维的概念、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水的生理功能与水平衡。
第六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2学时)
本章重点介绍: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学习要求: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第七章 加工、贮藏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 (自学)
本章重点介绍:各种加工、贮藏方式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各种加工、贮藏方式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
第八章 不同生理状况下人群的营养与食品 (4学时)
本章重点介绍:孕妇、乳母、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合理营养与膳食。
学习要求:了解各类人群的生理特点、合理营养要求与膳食结构特点。
第九章        特殊环境条件下人群的营养与食品 (自学)
第十章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与膳食指南(2学时)
本章重点介绍:DRIs、世界各国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学习要求:掌握DRIs的概念,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第十一章营养调查、营养检测与营养政策(自学)
第十二章强化食品、快餐食品、保健食品和工程食品(2学时)
本章重点介绍:强化食品、快餐食品、保健食品和工程食品的概念。
学习要求:掌握强化食品、保健食品、快餐食品和工程食品的概念,了解其应用。
实践教学内容概况:
1、进行食谱编制和膳食评价(4个学分),进一步巩固上课所学知识。
(一)实验目的: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具体落实到用膳者的每餐膳食中,以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二)实验项目内容:编制一天的食谱,添入食物营养成分表计算表,进行膳食评价:包括膳食评价表、营养素与来源分配表、一日三餐热量分配表和热量来源分配表。最后进行所编食谱的改进
2、蛋白质功效比值(PER)课题设计(12个学分)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蛋白质功效比值的概念及意义,了解动物实验的设计、分组及动物饲料的配置等。
(二)实验项目内容:包括实验动物适应性培养、动物分组设计及分组、动物饲料配制、动物饲养及实验结果处理及PER值计算。
四、教学基本要求
    采用教师授课为主的模式,要求学生自学未讲授章节的内容,建立系统的食品营养学理论框架。
五、教学方法
    以PPT和多媒体课件授课为主,结合观看录像、进行食谱编制等,目的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考核方法:理论课闭卷考试。
    总成绩评定组成:理论课考试占60%、实验占20%、平时成绩占2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王光慈主编,《食品营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阅读书目:
1.孙远明主编,《食品营养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3. Perspectives in Nutrition, Gordon M. Wardlaw et al. 7th ed. Higher Education, 2007.
七、本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维生素、矿物质这两章全部放在“食品营养学”中讲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