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3|回复: 0

[生命学院] 环境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5: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环境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学分:2  学时:36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以及环境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从而对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课程简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获得:
1、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2、各个环境要素污染的原因,防治的措施;
3、现代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使学生了解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污染后的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教学要点:
环境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
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0.5学时,掌握)
第二节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0.5学时,理解)
第三节        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0.5学时,理解)
第四节        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0.5学时,了解)
考核要求:
1、环境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识记)
2、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识记)
第二章           大气环境(6学时)
教学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0.5学时,掌握)
第二节        逆温的形成原因与分类。(0.5学时,理解)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危害及形成原因。(0.5学时,掌握)
第四节        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过程。(2学时,掌握)
第五节        主要的烟型及产生条件。(0.5学时,了解)
第六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法。(0.5学时,了解)
考核要求:
1、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危害。(识记)
2、大气污染类型及形成原因。(分析)
3、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过程。(掌握)
第三章           水体环境(6学时)
教学要点:
1、水体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2、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降解过程。
3、影响重金属元素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因素。
4、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
5、三大类高分子有机物在水体中的降解过。
6、氧垂曲线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巩固天然水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过程。(0.5学时,理解)
第二节        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环境问题。(0.5学时,了解)
第三节        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降解过程。(2.5学时,掌握)
第四节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特点。(1学时,了解)
第五节        掌握影响重金属元素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因素。(0.5学时,掌握)
第六节        掌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1学时,掌握)
考核要求:
1、三大类高分子有机物在水体中的降解过。(识记)
2、氧垂曲线图。(掌握)
第四章           土壤环境(4学时)
教学要点:
1、土壤污染物的种类。
2、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土壤净化的途径。
3、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
4、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
5、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了解土壤环境问题。(0.5学时,了解)
第二节        了解土壤的三相组成及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1学时,了解)
第三节        掌握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土壤净化的途径。(1学时,掌握)
第四节        掌握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1学时,掌握)
第五节        掌握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0.5学时,掌握)
考核要求:
土壤氧化还原条件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影响。(分析)
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4学时)
教学要点:
1、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
2、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3、固体废物资源化系统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分类。(0.5学时,理解)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0.5学时,掌握)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1.5学时,掌握)
第四节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概念、资源化系统技术。(1.5学时,掌握)
考核要求: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领会)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6学时)
教学要点:
1、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2、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3、大气、水、土壤现状质量评价的方法。
4、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方法。
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掌握了解环境质量的概念、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0.5学时,掌握)
第二节    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0.5学时,掌握)
第三节    理解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和内容。(0.5学时,理解)
第四节    掌握大气、水、土壤现状质量评价的方法。(1.5学时,掌握)
第五节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意义和作用、类型。(0.5学时,了解)
第六节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方法。(2学时,掌握)
第七节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0.5学时,掌握)
考核要求:
1、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掌握)
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分析)
第七章          全球性环境问题(4学时)
教学要点:
温室效应的机理和后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温室效应的机理和后果。(3学时,掌握)
第二节        全球环保合作的重要意义(1学时,了解)
考核要求:
    温室效应的机理和后果。(识记)
第八章           人口与环境(2学时)
教学要点: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及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增长历程。(0.5学时,了解)
第二节        我国人口的特点、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0.5学时,了解)
第三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及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0.5学时,了解)
第四节        构筑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0.5学时,了解)
考核要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及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第九章           能源与环境(2学时)
教学要点:
新能源的开发和我国能源的前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世界能源消费情况。(0.5学时,了解)
第二节        几种能源的利用情况。(0.5学时,了解)
第三节        电能生产对环境的影响。(0.5学时,了解)
第四节        新能源的开发和我国能源的前景(0.5学时,了解)
考核要求:
新能源的开发和我国能源的前景(识记)
四、教学基本要求
    该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变化规律;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了解污染物控制、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技术方法;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五、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生产实践中的环境科学概论实例,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要求学生认真读书,课前预习――泛读,课后复习――精读,从中学会自学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建议该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 《环境学导论》,何强、井文涌等编 (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
2、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3、 《现代环境科学》,盛连喜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徐新华、吴忠标、陈红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5、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第1版。
6、 《环境保护》刘天齐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 第2版。
8、 《环境学基础教程》黄润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第1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一门涉及学科较广的课程,与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化学、经济学、管理学密切相关,是学习《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水污染与废水处理工程》、《环境化学》等课程的基础。
八、说明:
1. 课堂发言与讨论的规则:
•为了提高发言效率,发言者事先应制作多媒体;
•每组发言限制在15分钟之内,超过15分钟,请自动下台;
•每次发言主题一致,2组同学应对该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
•讨论时,每位发言者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发言内容应该与前2组发言主题相关。
2. 讨论评价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5-10 06:15 , Processed in 0.0649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