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2|回复: 0

纽约食事面条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7: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啊啦,去年换工作以后就一直在考虑写食评,结果一直拖到现在⋯⋯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在乎每一顿饭都不留遗憾,那么Hand,不嫌弃的话就挑几家去试试好了,绝对良心食评。文中列出了各家食肆的地址和大概价格区间,$为人均$10左右,$$为$20以内,$$$则一般不超过$40不过如果你要飚上$80也不是不可能,顺便还有点出环境是否适合约会、聚会,各位群众敬请自取。
另外,这个我会写成系列,也算是无聊业余生活的一点点调剂,反正我的人生只剩下吃了。:)
新写了一个日料篇
因循长江南北的划分(<<<< 被指正说是淮河秦岭了!),多数人都习惯将上海归为南方,沪人自身也多习惯自视南人。我也不例外,除了偶为两广人民嘲笑之外,在不少北方群众面前还是能装上一装“爱喝汤、喜食米”的南方姑娘的。有趣的是,尽管从小吃吃泡饭长大,我对各式面条却是钟情已久。
我的面条之恋,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红极一时的“营多方便面”。我之于营多的痴迷,不仅家人皆知,就连我娘单位的同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有一回我娘单位组织游庐山,我在闷热的船舱里晕得天昏地暗,一点胃口都没有,我妈的一个男同事(我那会儿特别爱缠着人家,结果人家结婚的时候还伤心地要命)从兜里淘出一包营多,本来还偎在我娘怀里,一下儿就双眼放光了。在已经有些模糊的记忆里,有外婆家的烂糊肉丝面,有上海小馆子里的黄鱼煨面,有初三每天半包的葱爆牛肉面霸120,有高中时每天中午踩着下课铃奔向食堂疯抢的一百碗限量大排/辣酱/雪菜肉丝面,还有那个日后常常被爆出质量问题的味千拉面⋯⋯
时过境迁,曾经一统江湖的营多早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五花八门的各色泡面,吃面的习惯顺理成章地被带到纽约;当然,我并不是来侃泡面经的(有兴趣可以参考这里,2、7、8、9华人超市均有销售),只负责把纽约吃过的几碗面条稍稍总结一把。
墨汁销魂
我吃过最销魂的一碗意面,是在Soho的New American餐厅 The Dutch(131 Sullivan St, $$$)。听起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但以海鲜见长的The Dutch却实在令人喜出望外。刚搬来纽约时住在哥大附近,记得有一家意大利餐厅便以炮制墨鱼黑面闻名,但一直郁郁不得机会,直到我在The Dutch遇见我的第一碗墨鱼面。顺带一提,The Dutch的Craft Beer List和Oyster Bar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Black Fettuccini($23),白色瓷盆里的一团黑黢黢的面闪着油光,我必须得承认它的卖相并算不得诱人,但只要入口便会彻底扭转这种印象:墨鱼汁混着橄榄油、蒜和红辣椒,牢牢裹住煮得软硬适中的Fettuccini面条,拌入剁得细碎的蛤蜊肉,混上虾肉、小墨鱼圈,余下的唯有默不作声地风卷残云。吃完最后一口,忍了忍舔盘子的冲动—如果我有一块面包,我绝对会用它把整个盘子抹干净。(注意,有同学提醒说THE DUTCH最近换菜单了,这个没有了,楼主表示很抱歉⋯⋯)
当然我没有这么做,但那种深入骨髓的销魂鲜香,却让我从此拜倒在黑面脚下。去年再访波士顿,心心念念的都是意大利区Daily Catch的黑面($20,Cash Only,$$),可惜最后因为队伍排得老长而没有吃到。
带着某种难以名状的残念,我回到了纽约,出于对墨鱼面的想念(绝对没有夸张成分),加上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秉性,发现了夹在东西村之间的Aroma Kitchen & Wine Bar(36 E 4th St,$$$)。Aroma是那种在下城僻静小巷中常见的酒吧布置,裸露的红砖墙,长条吧台,刻意昏暗的灯光下,浮动着一对对暧昧身影。被服务生领着穿过狭长的廊道,吧台后边的Dinning Room才正式入题:经过改造的民居,刷白的砖墙上一处刻意保留下来的壁炉,挑高的空间内,雕花银锡天顶上垂下两盏小型吊灯,铮亮的镜面中映出火光摇曳的白烛—没错,说那么多只是想确认,这间Wine Bar非常适合约会。
[table][tr][td]

[/td][/tr][tr][td]Dinning Room @Arom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5-20 06:33 , Processed in 0.0339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