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仙 发表于 2013-7-29 10:43:27

好书读百遍,劣书扔一边。

文/李小补
豆瓣最早是一个以书为核心的网站,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当时。可是在豆瓣呆了这么久,也没有就读书的事情谈过任何看法。今天想谈一谈,也刚好有时间。
我刚刚翻完陈坤新出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这本书包装有特点,用纸够分量,印刷也很好。但是我去看这本书,却不是因为这些,读完之后写简评那个框里,我写的是“值得一看,用不了多少时间”。这本书,没有花太多时间,却发现了一个跟以往想象中不一样的陈坤,很值。是的,人渐渐大了,钱挣得多了,时间就越来越少了。看书开始挑,要么书籍内容特别好,要么花费时间不太长。一本书的评价开始参考阅读时间和内容的比值,这就是一本书的性价比。
小时候,我没有钱买书,看书特别细致,一本书翻来覆去的看。在厕所里放一本汪曾祺的散文集,每次去厕所都翻,翻破了还在继续翻,每篇文章各段文字翻来覆去不求甚解地生吞活剥,到最后竟也有些消化了的感觉。这种读书的方式,给我打下了相对还不错的文字底子,但也给我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读书带来了困扰,就是只能细读,不会翻阅。这种读法,遭遇劣书,痛苦不堪。
作为一个半完美主义者,或者半强迫症患者,相当长的时间内,我难以容忍一本书只读了一半就扔到一边,也很难把没用的内容大篇大篇地翻过。直到我买的书越来越多,我看的书越来越少,我才开始强迫自己改。
读书多了就慢慢明白,书原来不都是好的,像路边的小吃摊一样,有些是无名精品,有些却是难以下咽。所以,珍藏那些该珍藏的,翻阅那些该翻阅的,扔掉那些该扔掉的。
这世上第一流的好书,是有趣而有料的。譬如梦想做投资挣钱的人,案头放一本《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这样的书经常翻翻是完全有必要的,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这一类的书,大部头,多内容,买者喜欢,读来有趣,常翻常新。既能充实书架又可充实大脑,何乐而不为呢?
这世上第二流的好书,是有料而乏味的。譬如《国民党高层派系政治》这样的书,作者是正统学者身份,有研究功底,书的材料来源也丰富,难以取舍的情况下成书非常厚,短短一两年的事情,在历史书里不会超过一段,在小说里不会超过一章,但这本书研究了厚厚一本,而且引据都有来源。这种书在相关研究者那里无疑是算第一类书的,可惜我这样什么都看的,就只能列在第二类。有料而乏味,买来看看大纲,对哪段感兴趣就翻翻哪段,也可以拿来与手边正读的内容相关的第一类和第三类书做个印证对比。若要从头到尾看下来,实在耗时耗力。这一类书,适合买来放在书架上,需要查阅时拿出来找找料。
这世上第三流的好书,是有趣而单薄的。譬如《盛世》,这本书要表达的意愿自然无法比肩《1984》这种第一流的好书,因为单薄。但是它以有趣取胜,获得被购买和阅读的价值,它的内容更加地新鲜和贴近生活,这是第一流的好书也难以比拟的。这种书值得翻阅和快速阅读,看他们与你个人兴趣点的契合度。譬如于我,同样的第三类书,我花在《盛世》上的时间要大于陈坤那本。
这世上第四流的书籍,是无趣而无料的。谁也不愿意让这种书出现在自己的购书单甚至书架上,但事实上,完全不踩雷很难。譬如我就买过《巨额贷款》这么一本书。那段时间,我对银行的运行颇感兴趣,在学习了《钱商》这样的第一流好书之后,我觉得我应该更广泛地阅读各种层次的相关书籍,结果很快我就踩雷了,买了这本“标题党加五毛党”的作品,后悔不已。这种书,我目前采用的对策的,扔到一边去,钱已经损失了,不能再损失时间。
读书也是一个项目,要考虑投入,也要考虑产出。主要的投入是钱和时间,产出各种各样:譬如欢笑,譬如技术,譬如学识,当然,也包括情书和论文。好的项目,就是,最小的投入,最大的产出。要搞好一个项目,要么压缩投入,要么增加产出。与书友共勉。
茉莉僧音乐人小站推荐:http://site.douban.com/MLS/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书读百遍,劣书扔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