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93|回复: 0

[海洋学院] 物理海洋学(Physical Oceanography)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2: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物理海洋学(Physical Oceanography)  学分:2  学时:32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基础必修课  
开课学院:海洋科学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物理海洋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物理海洋学》课程是海洋技术专业的十分重要的主干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海洋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全貌,要求掌握动力海洋(海流、海浪、潮波、内波和风暴潮)的基本概念和海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变化,学会分析研究海洋动力现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学生今后的海洋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简介
    物理海洋学是运用物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力场、热盐结构、以及相关的各种运动的时空变化,并研究海洋中的物质交换、动量交换、能量的交换和转换的学科。 物理海洋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海洋中的物理环境,它与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海洋中物质和热量的输送、海岸和海底的侵蚀和变化,以及海洋的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本课程注重反映现代物理海洋学的经典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并据此来进行教材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海水的物理性质,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场分布,海水的受力及其运动和连续方程,海水的三大动力体系:海流、潮汐和波浪系统的经典理论体系,海-气相互作用,中国近海的海洋水文。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的重点是各种海洋现象的内在联系,以及物理海洋学知识体系框架的建立;课程的难点是描述海洋运动的基本方程组的建立;解决办法是从最简单的牛顿第二定律出发、从最简单的质量守恒出发,深入浅出,以物理概念带动数学推导,使学生建立全面的海洋动力学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数学知识的运用以及课程前后部分内容的联系和贯通。
五、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其目的就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推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在课堂教学中,以传统的板书为基础,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大量图片和动画,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指定参考书目和中英文学术论文作为辅助阅读材料,既让学生学习成熟的物理海洋学理论,又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物理海洋科研成果,掌握物理海洋运动的基本规律。在课堂教学中,还采用教师教学与课堂讨论、辩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又激发起同学们对海洋科学的浓厚兴趣。
    考试采用平时文献选读、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方法(占70分),成绩评定包括课堂表现及回答提问10分,文献选读10分,课堂考勤10分组成等。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物理海洋学,侍茂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
1.物理海洋学,叶安东、李凤岐,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导论,,J. Pedlosky著,王 斌、翁衡毅译,海洋出版社
3.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李少菁,高等教育出版社
4.大气—海洋动力学,A. E. Gill著,张立政等译,海洋出版社
5.流体力学,吴望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6.海岸动力学,薛鸿超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重要期刊: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Journal of Oceanography》、《Deep-Sea Research》等。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在先修课程《海洋科学导论》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后,将提高学生对海洋中各种物理现象和运动形式的理论认识水平。物理海洋学是海洋技术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进一步学习《海洋调查方法》,《海洋生态学》,《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等后继课程的阶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6-18 01:37 , Processed in 0.0333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