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01|回复: 0

[生命学院] 微生物制剂(Microbiological Preparation)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0: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微生物制剂(Microbiological Preparation)  学分:1.5  学时:24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水产养殖、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水产养殖、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利用微生物制剂解决环境问题的原理和方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微生物制剂的概念,掌握微生物制剂的使用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
    微生物制剂是一门以生物学、环境学、生态学、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研究具有改善生物体和环境状况、强化处理系统稳定功能的微生物制品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微生物制剂的生物学/生态学原理、高效工程菌的构建、微生物制剂添加技术、生物修复和微生物制剂的安全性评估等内容。该课程适于作为水产养殖、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3学时)
主要内容:微生物制剂的概念、特点、微生物制剂开发的多学科性;微生物制剂在空气、水、固体废弃物及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学习要求:理解微生物制剂的概念,微生物制剂的作用;了解微生物制剂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自学:从和谐生态的角度看待微生物制剂的应用。
讨论: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课堂案例讨论: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举例。
第二章  微生物制剂开发的基本方法(6学时)
主要内容:微生物制剂的研究要求;微生物制剂的研究方法;微生物制剂的1生理学原理;微生物制剂的生态学原理;高效工程菌的构建方法。
学习要求:正确认识微生物制剂的各种研究方法、使用对象;了解微生物制剂应用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规律;了解高效工程菌构建的基本步骤。
自    学:高效工程菌的构建的要素。
课堂案例讨论:微生物制剂在环境中的定植。
作业:碳、氮源在微生物制剂中的作用。
第三章  生物制剂添加技术(8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制剂添加技术的提出及发展;生物制剂添加技术的投加方式和机理;生物制剂添加技术的应用原则;生物制剂添加技术的优化设计;评价生物制剂添加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学习要求:了解生物制剂添加技术的技术路线;了解生物共代谢基质及辅助营养物质,掌握生物制剂添加技术的评价方法。
自   学:利用生长动力学概念评价生物制剂添加技术
阅   读:生物制剂添加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第四章 有益微生物菌群(4学时)
主要内容:主要的有益微生物菌种群;EM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固定化技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筛选和驯化、固定。
学习要求:理解有益微生物菌种群作用基本原理,熟悉基本种群名称;学会运用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固定化技术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课堂案例讨论。
作业:固定化微生物的微生物生理学特征
第四章  微生物制剂的安全性评价(3学时)
主要内容:微生物制剂的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微生物制剂的安全性评价的目的;生物安全管理法规和政策;转基因生物体安全性问题;复合型微生物制剂安全性评价
学习要求:微生物制剂的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学会运用微生物制剂的安全性评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案例讨论。
作业:Ames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微生物制剂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注。
    本课程自学内容的量应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20%,主要安排在各章节中有关背景资料和易于理解的内容上,自学不占上课学时,但必须考试;学生进行自学前,教师应下发自学提纲或有关思考题,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平时作业量应不少于6学时,在主要章节讲授完之后,要布置一定量的案例分析讨论或阅读相关研究论文等,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九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研讨、自学、作业或者模拟、实习、参观、调查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磁带、光盘)、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BBS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3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20%、闭卷考试占5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马放,杨基先,金文标.环境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阅读书目:
1.  王兰。现代环境微生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  任南弃,王爱杰。厌氧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  杨家新。微生物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  李素玉。环境微生物分类与检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所有管理类课程的前导课,各章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微生物制剂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
八、说明:
1. 课堂发言与讨论的规则:
•为了提高发言效率,发言者事先应制作多媒体;
•每组发言限制在15分钟之内,超过15分钟,请自动下台;
•每次发言主题一致,2组同学应对该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
•讨论时,每位发言者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发言内容应该与前2组发言主题相关。
2. 讨论评价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6-1 20:17 , Processed in 0.0541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