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回复: 0

沙国河:一位老科学家的使命与担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物简介:沙国河,物理化学家,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在激光化学和分子动力学领域,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心怀家国,科研工作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他一心向党,7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圆多年夙愿;他热衷科普,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他就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沙爷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沙国河。


心怀家国,研国之所需


大连化物所老一辈科学家始终以国家需要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沙国河也不例外。


从“水煤气合成石油”到“研制火箭推进剂”、从“激波管化学动力学”到“微波吸收材料”、从“化学激光”到“分子反应动力学”,沙国河每一次转换的领域,都是国家当时最急需的科研方向。


进入一个新的科研领域意味着要从头学起,但沙国河每次都迎难而上,而且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成绩斐然。他建立了我国首台化学激波管、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化学激光器、首次实验观察到量子干涉效应等,并荣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


一心向党,圆多年夙愿


沙国河从小受家人影响,一心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满怀深情地谈及他的青年时代:“1950年我读高中二年级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响应号召参了军。直到战争缓和,我才又被部队保送上了大学。”


1957年,沙国河从北京石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大连化物所工作,因“室、组变迁”“人事变动”等客观原因,他始终未能入党。


20世纪80年代,沙国河又一次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可不久,他便到德国一家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入党事情再次搁置。


1986年,在沙国河回国前,德国研究所极力挽留他,他拒绝了邀请:“我觉得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召唤重于一切。”


留学归国后,沙国河将全部精力倾注于科研事业。“回国后,我虽然暂时没入党,但将精力全部用于科研,也算是为国家出力、为党出力。”


2006年,72岁的沙国河终于实现了几十年的夙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人这样问沙国河:“为什么72岁的年纪才想入党?”沙国河回答:“我觉得对照党员标准我是有差距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觉得现在好像差不多了,所以又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科普、助贫,播科学之种


沙国河在科研领域成绩斐然,然而,最令他自豪的,却是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1年,沙国河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小学生讲课,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科普活动。活动中,他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此后,科普便成了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沙国河亲自设计实验,购买实验材料,搭建实验装置,希望通过自己的科普实验演示激发孩子对科学的热爱。目前,他亲自搭建的科普实验装置已达几十种,在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设立了全国首家面向青少年的科普“院士工作站”,每周二和周四上午,他都会在科普工作站为中小学生做科普实验演示。


身边的人都劝他,年纪大了,能不能少讲几次课?沙国河却说,“我只要还能讲得动,就会继续发挥余热,做更多的科普工作。”


除了科普,2005年至今,沙国河和其夫人还连续资助贫困学生,前后共资助了26名贫困儿童,资助金额累计25万元。


助学的念头源于2005年沙国河到乌鲁木齐参加学术年会时,与夫人了解到当地因家庭贫困失学、辍学的儿童很多,便提出每年捐助2000元用于支付5名新疆特困生的学杂费、书本费。此后十几年来资助不仅从未间断,金额也从最初的2000元逐渐增加到了现在的6000元。除了助学金,沙国河还很用心地为孩子们挑选、邮寄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同年10月,沙国河夫妇二人在回四川老家探亲时又资助了当地5名贫困学生。夫妇二人还两次前往四川贫困山区看望被资助的学生。当了解到一名受资助男孩的姐姐是聋哑儿童,已经12岁还未上学时,两位老人四处奔波,辗转成都雅安,终于为她找到合适的学校。


“是国家培养了我,所以我要回报国家。”如今这位耄耋之年的老院士,把他对国家的感激之情,都用在青少年培养工作上,依然不知疲倦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奔波忙碌着。


(作者单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6-1 17:21 , Processed in 0.0315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