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

人文清华慕课,汇集清华大学最优秀的人文社科学者。每个单元认识一位大家、了解一门学科,精读一本著作,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播放:64891次,课程ID:4227090

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课程简介:前往报名学习

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课程简介:

人文清华慕课,汇集清华大学最优秀的人文社科学者。每个单元认识一位大家、了解一门学科,精读一本著作,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前往报名学习

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课程目录:

导论

--1.1 单元公告

--1.2 邱勇:打造新人文格局

第一单元 文学:格非

--1.2【阅读】格非:《文学的邀约》

--1.3.1【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1)

--1.3.2【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2)

--1.3.3【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3)

--1.3.4【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4)

--1.4.1【访谈】格非问答录(01)

--1.4.2【访谈】格非问答录(02)

第二单元 国学:陈来

--2.2【阅读】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2.3.1【讲座】陈来:什么是传统?

--2.3.2【讲座】陈来:如何看待传统?

--2.3.3【讲座】陈来:传统与现代化

--2.3.4 【讲座】陈来:传统与当代中国

--2.3.5【讲座】现场问答

--2.4.1【访谈】清华国学社的“前世今生”

--2.4.2【访谈】儒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奠基

--2.4.3【访谈】儒家思想应追溯到孔子之前

--2.4.4【访谈】儒学的来源和儒学的意义

--2.4.5【访谈】陈来:“儒学就生活在你的心里”

--2.4.6【访谈】儒学为社会提供价值理性

--2.4.7【访谈】时代忧虑:追求成功与价值约束的分离

第三单元 社会学:李强

--3.2 【阅读】李强:《社会分层十讲》

--3.3.1 【讲座】什么是橄榄型社会结构?

--3.3.2【讲座】中国目前是怎样的社会结构?

--3.3.3【讲座】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有什么问题?

--3.3.4【讲座】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需要什么条件?

--3.3.5【讲座】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3.3.6【讲座】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3.3.7【讲座】观众提问

--3.4.1【访谈】社会学学科的起源及其发展

--3.4.2【访谈】李强与社会学的第一次接触

--3.4.3【访谈】社会学研究强调尊重事实

--3.4.4【访谈】从社会结构研究到关注底层社会

--3.4.5【访谈】最基础的研究是社区研究

--3.4.6【访谈】社会学三大问

第四单元 伦理学:万俊人

--4.2【阅读】万俊人:《正义二十讲》

--4.3.1【讲座】引言

--4.3.2【讲座】万俊人:何为正义?

--4.3.3【讲座】万俊人: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4.3.4【讲座】万俊人:正义如何不再脆弱?

--4.3.5【讲座】万俊人:正义的远景(上)

--4.3.6【讲座】万俊人:正义的远景(下)

--4.3.7【讲座】问答环节

--4.4.1【访谈】 伦理学家的启蒙:国学与西学

--4.4.2【访谈】 贵族的学问和穷人的学问

--4.4.3【访谈】 从伦理学到政治哲学

--4.4.4【访谈】 清华哲学系的复建

--4.4.5【访谈】 伦理学的范畴与伦理学家的使命

--4.4.6【访谈】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第五单元 跨界对话:李强、格非、郝景芳

--5.2.1本期简介

--5.2.2 郝景芳:现实与虚构(上)

--5.2.3 郝景芳:现实与虚构(下)

--5.2.4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上)

--5.2.5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中)

--5.2.6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下)

--5.2.7 问答环节

第六单元 礼学:彭林

--6.2【阅读】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6.3 【讲座】彭林:走出半人时代

--6.4【讲座】彭林:人之所以为人 礼义也

--6.5【讲座】彭林:礼乐人生

--6.6【讲座】彭林:《芈月传》婚礼中的错误

--6.7【讲座】彭林:礼乐教化与君子风范

--6.8【讲座】问答环节

--6.9【访谈】彭林:与传统文化结缘

--6.10【访谈】彭林:“陪我度过不堪回首的日子”

--6.11【访谈】彭林:命运的大转折

--6.12【访谈】彭林:礼乐双修走出半人时代

--6.13【访谈】彭林:君子风范

--6.14【访谈】彭林:礼的缺失与重建

第七单元 汪晖

--7.2【阅读】汪晖:《颠倒》

--7.3【讲座】汪晖:人文学科的诞生

--7.4【讲座】汪晖:两个“脱离” 当代人文学科的重构

--7.5【讲座】汪晖:从东西/文明之争到科学/人文之辨

--7.6【讲座】汪晖:两场论战与知识问题

--7.7【讲座】汪晖:当代人文学科的挑战

--7.8【讲座】观众提问

--7.9【访谈】汪晖:思想史研究

--7.10【访谈】汪晖:鲁迅和我

--7.11【访谈】汪晖:我为什么要研究二十世纪

--7.12【访谈】汪晖:我和《读书》

--7.13【访谈】汪晖:谈谈知识分子

--7.14【访谈】汪晖:人文学科的兴起

--7.15【访谈】汪晖:人文学科的当代挑战

--7.16【访谈】我爱问汪晖

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授课教师:

张小琴-副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曾担任央视、山东卫视节目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人文清华讲坛”负责人。

格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学者-清华大学-

生于1964年,江苏丹徒人。19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2001年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现为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教学、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代表作有《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隐身衣》和《望春风》等,其作品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并被翻译成近20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他的学术专著《小说叙事学》《文学的邀约》《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等多次再版,在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教学工作已逾30年,多次受到学校嘉奖。2017年,格非作为发起者和负责人,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致力于国际文学交流、国内作家工作坊以及校园文学创作指导等工作。

陈来-院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陈来,著名国学家,哲学家、哲史学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哲学研究中清华学派的重要传承人,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领域的领先水平。 已出版《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等三十本学术专著。多部著作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等。

李强-院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李强,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与流动、贫困问题、收入分配问题。 著有《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中国水问题:水资源与水管理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分层十讲》、《社会分层十讲》等。

万俊人-院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万俊人,著名伦理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国家“马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兼召集人等。 目前学术研究方向集中于伦理学、应用伦理学、西方伦理学史和政治哲学等方面。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伦理学新论——走向现代伦理》、《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寻求普世伦理》等20余部(卷);出版译著《自为的人》、《政治自由主义》等20余部(卷)

郝景芳--清华大学-

科幻作家 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2006-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毕业。 2016年8月,小说《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

彭林-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历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任,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学术研究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正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法国人文之家、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访问学者。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中华传统礼仪概要》《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三礼研究入门》等,点校《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经释例》《观堂集林》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在清华主讲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与“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均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清华大学首届“十佳教师”等奖项。

汪晖-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清华大学中文系、历史系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 中国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等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 著作《颠倒》、《短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与中国的“思想战”》、《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声之善恶》等

© 柠檬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