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计划2021【一年时间助你学通计算机专业】

疾风计划2021【首期限额招募】进行中 名校名师丨专属助教丨专业认证丨系统全面丨修炼内功丨全额奖励

播放:1775次,课程ID:5702172

疾风计划2021【一年时间助你学通计算机专业】课程简介:前往报名学习

疾风计划2021【一年时间助你学通计算机专业】课程简介:

疾风计划2021【首期限额招募】进行中 名校名师丨专属助教丨专业认证丨系统全面丨修炼内功丨全额奖励

前往报名学习

疾风计划2021【一年时间助你学通计算机专业】课程目录:

第1章 绪论

--导学

--计算机系统简介

--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程序的开发过程

--信息的表示和储存

--实验指导

第2章 C++简单程序设计(一)

--导学

--C++语言概述

--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

--运算与表达式

--实验二:简单程序设计(上)

第2章 C++简单程序设计(二)

--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

--自定义类型

--第2章小结

--实验二:C++简单程序设计(下)

第3章 函数

--导学

--函数定义

--函数调用

--嵌套与递归

--函数的参数传递

--引用类型

--含有可变参数的函数

--内联函数

--constexpr函数

--带默认参数值的函数

--函数重载

--C++系统函数

--第3章小结

--实验三(上)函数的应用

--实验三(下)函数的应用

第4章 类与对象

--导学

--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特点

--类和对象

--构造函数

--析构函数

--类的组合

--UML简介

--结构体与联合体

--枚举类

--第4章小结

--实验四(上)

--实验四(下)

第5章 数据的共享与保护

--导学

--标识符的作用域与可见性

--对象的生存期

--类的静态成员

--类的友元

--共享数据的保护

--多文件结构和预编译命令

--第5章小结

--实验五

第6章 数组、指针与字符串(一)

--导学

--数组的定义与初始化

--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

--对象数组

--基于范围的for循环

--指针的定义和运算

--综合实例

--实验六(上)

第6章 数组、指针与字符串(二)

--指针与数组

--指针与函数

--对象指针

--动态内存分配

--智能指针

--vector对象

--对象复制与移动

--字符串

--第6章小结

--综合实例

--实验六(下)

疾风计划2021【一年时间助你学通计算机专业】授课教师:

郑莉-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郑莉,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北京市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专家;ISO国际标准组织专家及标准编辑;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及教育信息化研究,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863、支撑计划课题和教育部课题。 主编出版教材20部,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级精品教材称号。起草教育信息化相关国家标准5部、国际标准1部。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等9项国家级、教育部、北京市奖励。 在清华校内开设本科生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和《Java语言程序设计》;研究生课程有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英语)。

邓俊辉-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邓俊辉,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1993和1997年分别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博士学位,1997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他在讲授“数据结构”和“计算几何”方面拥有20多年的经验。

李超-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

李超,博士,清华大学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WEB与软件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专委委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6/SC6)委员。 研究领域包括海量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及其在数字图书馆/档案馆/教育/健康/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自然基金等纵向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北京市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在教学方面,从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2010年春任《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合教教师,负责完成了课程题库建设;现任国家级精品课《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主讲教师(校内课程名:C++语言程序设计,负责人:郑莉),和郑莉老师合作编著的《C++程序设计》受到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的支持,在2012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精品教材系列出版;2014年秋季学期被信研院推荐为优秀青年教师候选人。在其他学术兼职方面,任ICADL、IEEE Healthcom、SSS、ICSH、NCIS等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组委会、程序委员会成员或审稿人。

徐明星-副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徐明星,博士,副教授。国家级精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建设负责人。主讲《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信号处理原理》等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编写的《程序设计基础(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清华大学清韵烛光“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语音识别与理解、情感计算和跨媒体计算等。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作为项目骨干或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973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863项目1项。

王瑀屏-副教授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王瑀屏,博士,副教授。2009年1月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12月博士后出站后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操作系统、系统安全、数字水印等。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获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项目资助1项。作为项目骨干曾参与973项目2项、863项目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5篇,1篇获得IEEE COMPSAC 2014大会最佳论文奖。

邬晓钧-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邬晓钧,2004年1月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说话人识别,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学实验室任工程师。主讲“C++程序设计与训练”课程。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序设计基础”的建设与教材编写,课程教材第3版被评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的建设。合作翻译国外教材《程序设计基础:第3版》、《程序设计语言概念(第9版)》。自2004年起担任清华大学ACM竞赛代表队主教练,率队在全球总决赛中获得2次亚军,1次季军。

黄震春-副研究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黄震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研究员。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空间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讲“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微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多门计算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

刘强-副教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刘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担任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软件工程》和《Web前端攻城狮》课程负责人。曾被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和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十佳教师,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刘璘-副教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刘璘,博士,副教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主讲软件需求与系统建模部分的内容。

王振波-副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

王振波,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副教授,2006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法设计与分析。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课程负责人,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等。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实验》等本科生课程,及《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复杂性理论》、《网络优化》等研究生课程。

向勇-副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向勇,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自2000年开始从事操作系统课的教学工作,科研方向包括无线自组网、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和操作系统,曾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多信道的自组网及其与Internet 互连的研究》和《多协作方式集成模型与环境研究》、863项目《车载自组网及其在智能导航中的应用》、核高基项目《开源操作系统内核分析和安全性评估:Linux体系结构及内核功能模块间关系分析》,以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近5年发表10余篇论文(SCI检索2篇, EI检索5余篇)。

陈渝-副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陈渝,男,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会副主任,系统软件专委委员,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操作系统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科研方向:操作系统、系统安全,嵌入式系统,普适计算、高性能计算等。在操作系统相关领域的国际会议如VEE, ICPP, CLUSTER, PACT, MASCOTS, ICPADS等,和国际期刊,如 IEEE Computer, ACM TACO,CCPE, TCJ,发表了学术论文,共计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6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核高基子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6项等。负责研发操作系统分析工具,OS kernel bug分析平台,SkyEye嵌入式系统模拟仿真环境软件系统,ucore教学操作系统等。承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和研究生的操作系统课程,翻译和出版6本操作系统与嵌入式系统等教材。获省部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

纪禄平-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机械电子工程),2005和200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学位(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博士学位(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08年起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16-2017在美国休斯敦大学访学。 主要讲授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本科)+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硕/博士)。2010年获评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14年获评电子科技大学第33届“本科教学质量优秀主讲教师(A级)”,主持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校级教改课题3项。 主要科研方向: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等,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在研1项,省部级项目3项目,在外文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

陈志刚-教授-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

陈志刚,男,博士,现为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通信学会副理事长。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编译原理》、《分布式系统》等课程,是国家精品课主讲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联合资助合作项目、教育部优先发展领域课题、教育部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等纵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具有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长期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关系。近年已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个,主编专著教材10余本,主审教材2部。

陆鑫-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陆鑫 电子科技大学 软件学院教师

张凤荔-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张凤荔,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教师

陈安龙-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陈安龙,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教师

袁华-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袁华,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是慕课课程《计算机网络》的主讲教师;主要承担《计算机网络》本科课程和研究生《高级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连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本科优秀教学奖励和研究生优秀教学奖励;并获2017年度思科网院“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杜广龙-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广龙:博士,副教授。《计算机网络》课程SPOC践行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三项,CCF-腾讯犀牛鸟创意基金一项,参与多项863科研项目。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5项发明专利已授权;发表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0余篇(包括4篇IEEE Trans一区Top期刊论文,5篇二区期刊论文)、SCI他引100余次。

张凌-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凌,教授,博导,《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指导。以主要成员参加中国第一个国家级互联网(CERNET)的研发建设,牵头创建广东省第一个互联网——广东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GDERNET)。任国家科技部“十五”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通信技术主题专家、国家发改委“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重大专项专家;创建学校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软件学院;历任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主任、电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陈琼-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琼,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离散数学》mooc主讲教师和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算法和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复杂网络分析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编高等学校教材1部,参编高等学校教材1部。

马千里-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千里,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CCF高级会员、CAAI会员、IEEE会员、ACM会员。2008 年6 月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12年被批准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16 年3 月至2017 年3月,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曾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已发表文章40 余篇,其中被SCI/EI 索引26 篇。其中部分成果发表在IJCAI、ACML、Information Sciences等国际顶级会议及期刊上。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7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 项,授权2 项,取得软件版权登记证书6 项。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委员、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通讯评议专家,广东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评委,以及IJCAI、NIP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nformation Sciences、《中国科学》、《自动化学报》等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和期刊审稿人。

陈伟能-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伟能,男,1983年11月生,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批“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英国皇家学会Newton Fund基金获得者。 围绕演化计算、群体智能等计算智能方法在复杂优化中的可用性问题,在提高算法的搜索多样性、拓展算法的求解空间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将算法在云计算、软件工程、金融优化等领域应用和验证,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在IEEE TEvC,IEEE TSE,IEEE TCyb等IEEE Trans.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获得了2016年度IEEE CIS(计算智能学会)唯一杰出博士学位论文奖和2012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胡劲松-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胡劲松,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教授。在计算机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理论方面主要是从事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算法,基于独创的优化原理,不是已有算法的改进或融合。目前致力将其应用于:深度学习、数据挖掘、通信网络优化、企业管理、智能电网、车联网、自动控制与制造系统、图像识别等方面。 应用方面主要是手机软件开发:基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开发其上的各种应用软件,以及基于手机平台的各种行业应用系统。

© 柠檬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