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48|回复: 0

[经管学院] 国际市场营销(双语)(International Marketing (Bilingual))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3: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国际市场营销(双语)(International Marketing (Bilingual))  学分:2  学时:32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基础必修课  
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是双语课。课程在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已经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主要介绍在更广阔的国际环境中如何进行营销活动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侧重于对学生专业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该课程除了能够向学生介绍国际市场营销领域的相关问题之外,还能够引导学生直接学习英文专业资料,把握专业前沿发展,及时获取营销领域的最新成果的作用。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国外著名大学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依托,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全面介绍国际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和企业实践,特别是国际市场营销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的新问题和理论的新发展。具体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营销环境的分析、全球市场营销机会的发掘与评价、全球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直接通过英文资料及时获取国际市场营销领域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论(2学时)
主要内容:国际市场营概念和范围、国际市场营销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国际营销领域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学习要求:理解国际营销的概念、掌握市场营销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区别、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了解双语专业课的学习方法
自学:国际市场营销阶段
讨论:全球营销和国际营销是同一个概念吗?
第二章  全球市场的文化环境(2学时)
主要内容:文化定义、文化要素、文化知识的来源、文化与跨文化行为分析、
学习要求:了解在国际营销环境中文化因素的重要,认识跨文化的营销环境对营销活动的影响
课堂案例讨论:跨文化营销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讨论,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国际营销中跨文化的环境特征的重视  (1学时)
作业:自学,第三章  历史与地理——文化的基础
第三章  全球市场评估中的文化因素(2学时)
主要内容:全球市场评估中文化因素具体包括的内容,如语言文字、宗教、价值观念审美观、风俗习惯、教育等
学习要求:了解文化因素的内容,掌握同一类文化因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的不同特征表现,深刻理解文化因素波及的各个方面对营销效果的决定作用
自学:影响国际营销的不同文化因素形成的原因,发展的状况以及可能的演变途径和变化趋势
阅读:有关文化研究的相关书籍
第四章  文化、管理风格与经营方式(2学时)
主要内容: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管理风格的类型与特征、跨国经营方式的多种类型,如出口贸易、许可经营、直接投资、国际中间商、合同、对等贸易等
学习要求:理解文化因素的差异对跨国经营方式选择的影响,了解跨国经营意识对国际市场营销方式选择的决定作用,掌握采用不同国际营销方式的文化条件
自学:几种跨国经营意识和多种跨国经营方式
第五章 政治环境——一个关键问题(2学时)
主要内容:政府行为分析、政治稳定性与政治持续性、国际市场营销的政治风险(没收与征用、本国化、行政管制——税收管制、进口限制、外汇管制、价格管制、劳工雇佣管制)、政治风险评估
学习要求:了解政治环境因素包括的内容,理解其对国际营销的重要影响,掌握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
案例讨论:政治环境对国际营销决策的影响  (1学时)
作业:对给定的跨国经营环境进行政治风险的评价
第六章  国际法律环境——按规则行事(2学时)
主要内容: 国际营销的主要法律问题(有关产品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价格管制问题、竞争规则问题)、各国国内法的差异、国际性法律(双边或多边条约或协定、国际商业惯例、判例、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组织的有关规定)
学习要求:了解国际营销中的“游戏规则”,理解各种“游戏规则”的含义和作用范围、掌握各种国内国际法律规定的“游戏规则”
案例讨论:国际营销中的知识产权  (1学时)
自学:一些国际条约和协定的内容、通行的商业国际惯例的做法、一些国际组织的规定
第七章  通过营销调研建立全球视野(2学时)
主要内容:国际市场调研内容、国际市场调研的资料来源、国际市场调研方法、国际市场调研中的常见问题、国际市场调研的组织管理、国际市场调研的信息管理、国际市场预测
学习要求:了解国际市场调研的内容,掌握进行国际市场调研的方法和资料获取的途径
自学:常用的国际市场预测方法
作业:为选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国际市场调研
第八章  全球营销管理——计划和组织(2学时)
主要内容: 国际市场营销战略计划的含义、国际计划与国内计划的区别、国际计划的制定过程(规定企业的目标、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企业的投资计划、执行和控制战略计划)、有效的国际营销组织的特征、影响国际营销组织结构的因素、国际组织组织结构的模式与选择、
学习要求:了解国际营销战略计划的制定与控制,掌握国际营销组织方式的选择
案例讨论:某一国际市场营销组织分析  (1学时)
阅读:有关跨国管理书籍中对于组织设计和选择的章节,了解营销组织在整个跨国组织管理中的设置和地位
第九章  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2学时)
主要内容:国际产品适应性(产品的标准化与适应性、消费者的特点期望和偏好、文化)、产品的特点(产品要素、商标、包装、外形、用途、经营方法、质量)、跨国公司的产品管理(产品的计划、开发、组织销售试验、组合管理)、服务与产品的联系、国际服务、服务部门的全球变革、服务业的国际贸易
学习要求:了解面向消费者的国际营销的产品和服务策略,理解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关系,掌握服务营销的全球变革趋势以及国际营销中服务的重要
课堂案例讨论:某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策略的演变  (1学时)
作业:深入分析某一行业国际营销中服务营销的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第十章  国际营销渠道(2学时)
主要内容:出口分销渠道与进口渠道、国际市场分销渠道结构(直接分销渠道与间接分销渠道、分销长渠道和短渠道、分销宽渠道与分销窄渠道)、渠道设计、中间商选择、渠道管理与控制、国际市场商品实体流通决策、国际装运
学习要求:了解国际分销的多种渠道选择,掌握分销决策的依据和过程管理
课堂案例讨论:东道国的文化背景与最优分销渠道的选择   (1学时)
第十一章  整合营销沟通和国际广告(2学时)
主要内容:从营销传播到整合营销沟通的演进过程、品牌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品牌与整合营销沟通的关系、整合营销沟通过程模型、国际商情沟通、国际业务谈判、国际营销的产品宣传、国际营销宣传的手段、国际促销战略规划、国际广告的方式和效果的测度
学习要求:了解国际营销沟通的渠道和方法,掌握全球整合营销沟通的策略和方式
作业:全球整合营销传播的媒体对比
阅读:全球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
第十二章  人员推销与销售管理(2学时)
主要内容:国际市场人员推销的意义和特点、国际市场人员推销结构决策(区域推销结构、产品推销结构、顾客推销结构、复合性推销结构)、国际市场推销人员的招聘、选拔、培训与考核、国际市场推销人员业绩评估与报酬
学习要求:了解国际市场营销人员推销的特点、作用和使用条件,掌握人员业绩考评的一些方法
自学:推销人员业绩考核方法
第十三章  国际市场定价(2学时)
主要内容:影响国际市场产品定价的因素(成本因素、国际市场供求状况、国际市场竞争情况、政府干预和集团管制)、国际市场产品定价的目标与方法(成本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竟标定价)、国际市场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折扣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学习要求:了解国际市场定价的一些方法和策略,理解各种定价方法和策略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自学:产品定价的方法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应该将本课程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必要的分析方法介绍给学生,同时注意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介绍清楚,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清本课程中的知识点与相关课程内容之间的具体联系,作到触类旁通。课程应当作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分析作为理论内容的详细解读,使学生通过案例的讨论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并且能够增强针对专业问题的分析能力。
    本课程为双语课,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可能部分同学在初学时会面临很多困难,因此要求教师能够适当向学生提供一些中文和英文的参考书,便于学生从其他渠道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双语课的教学目的,向学生推荐一些能够获取学科前沿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并通过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主动地直接通过英文资料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课堂的案例讨论和课后的作业中,所安排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课程的内容,并注重选取的问题的典型性,通过提问和提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热情。
    课程案例讨论课可单独安排课时进行,也可穿插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案例讨论安排5次左右,而且,对同学布置的作业中至少有一次是小组作业的形式,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讲台讲解,最好是能够用英文讲解,之后,教师应做适当点评和总结,以利于学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有效改正。课程中还应该安排一部分自学内容,主要是属于基本方法的或仅仅是为了扩充课程范围提出的,不占用课堂时间,但会通过提问或交小作业的方式进行考查,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课程的考查也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方式,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和实际能力的具体提升情况,适当调整考试的难度和考试的方式,比如可以考基本知识,也可以考专业问题的研究能力等。
    在课程讲授之初,教师应该将课程的安排和一些具体要求如实告诉学生,并严格按照这些安排来执行。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总结。
五、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程在专业课中特点以及双语课比较难懂的实际,本课程主要采用讨论式和案例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已在其他课中掌握了基本概念的部分,课程主要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带动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对于特别重要的国际营销课程中的知识点,课程将借助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讲解。
    课程将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支持方式来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以课件为主,同时,课程还将针对部分内容,安排录像分析方式进行授课,录像内容以国外商学院使用的英文案例为主。此外,课程还可以安排网上答疑。
    课程考试将以闭卷考核的方式来进行,重点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还可安排学生进行英文专业词汇的考核以及具体的研究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30%;课堂讨论和出勤:20%,期末5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美] 凯特奥拉,[美] 格雷厄姆:《国际营销》(第12版)(英文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阅读书目:
1.[美] 钦科陶等 :《国际营销》(第8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2.[英] 罗杰•贝内特 吉姆•布莱斯:《国际营销》(第3版),华夏出版社,2004年。
3.[爱尔兰] 布拉德利:《国际营销战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4.[美萨布哈什•C•杰恩:《国际营销案例》(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美] 维恩•特普斯特拉 拉维•萨拉特:《国际营销》(第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美]克里斯托弗•巴特利特等:《跨国管理》(第四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9月。
7.[美]乔尼•K•约翰逊:《全球营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7.[英] 杜尔等:《国际营销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8.[美]库马尔:《国际营销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经营环境中的运用,属于市场营销领域中的一个方面的具体展开,同时它也是跨国经营课程中某一章节内容的详细分析和全面研究,学习本课程一定要有市场营销课程的基础,最好也要有跨国经营课程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6-1 13:31 , Processed in 0.0358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