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ug Discovery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This curriculum includes research into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clinical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播放:2947次,课程ID:4017399

Drug Discovery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课程简介:前往报名学习

Drug Discovery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课程简介:

This curriculum includes research into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clinical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前往报名学习

Drug Discovery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课程目录:

Lecture 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COVID-19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Lecture 2 Small Molecule Drug Discovery for COVID-19

Lecture 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computational technologies in COVID-19 drug discovery

Lecture 4 In silico modelling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drug discovery against COVID-19

Lecture 5 Potential Biologics for COVID-19 treatment

Lecture 6 Virus-host interactions and the applications in drug discovery for COVID-19

Lecture 7 Molecular Detection for Emergent Virus

Drug Discovery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授课教师:

尹航-副院长-清华大学-药学院

尹航,1976年生于北京。1999年获得北京大学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4至200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加入清华大学之前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系任终身教授。尹航教授的研究领域为交叉学科,主要涉及化学生物学、免疫药物研发、蛋白质设计和计算机模拟、癌症筛查和诊断、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尹航教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美国化学学会大卫·W·罗伯特森杰出药物化学家奖、中美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授联合会杰出青年教授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教授奖、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格特魯德·B·埃利恩奖、美国癌症研究学会的SU2C创新研究奖、悉德尼·金梅尔学者奖、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合作创新奖、以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 NIDA 青年化学家奖等多个奖项。尹航教授目前任国际胞外囊泡协会(ISEV)常务委员。

潘麓蓉-副主任研究员-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

潘麓蓉博士现担任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资深研究员,负责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的开发。她在南京大学获得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07),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AB)获得计算化学博士学位(2013),美国佐治亚理工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2017)。加入GHDDI之前她在UAB 医学中心工作过九年,曾参与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罕见病等疾病领域的计算生物学研究工作。她主要的专长包括基于物理理论的量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以及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类方法模拟各类化学和生物系统,利用这些交叉学科手段研究医学问题。她同时还是IBM认证的大数据架构师,有工业级数据工程与数据科学技术咨询经验。

花兰-副主任研究员-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

花兰博士,现任GHDDI化学部副主任研究员,分管计算化学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200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化学物理博士学位(导师Bruce Berne院士)。2008年-2012年,在UCSF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2011年作为UCSF和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公司的双聘博士后,应用基于靶点结构的计算方法,开发针对镰刀型血液疾病的口服小分子药物。2014年-2017年,受MSD China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ship program资助,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开发小分子靶向药物的新型计算方法。她于2017年加入GHDDI,从事利用计算方法辅助和加速小分子药物研发工作。

饶燏-副教授-清华大学-药学院

饶燏, 1999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2002年硕士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导师:陈吉祥教授),2007年于美国佐治亚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导师:Prof. Geert-Jan Boons),2007-2010年在纽约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导师:Prof. Samuel J. Danishefsky)任博士后研究员。2010年1月入职清华大学医学院,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树兰医学青年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2014年起分别担任美国化学学会杂志《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编委,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编委。其主要研究工作围绕‘抗恶性肿瘤和重大感染性疾病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展开,研究的疾病领域主要包括恶性肿瘤和‘疟疾,耐药细菌’等感染性疾病。饶燏团队通过综合运用跨学科手段,主要包括药物合成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进行抗肿瘤和抗感染疾病先导化合物的开发。已在包括 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 Research, Leukemia, Cell Discovery,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Protein & Cell, Nature, Angew.Chieme, JACS, Chem. Sci., Org.Lett.在内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杜娟娟-助理教授-清华大学-药学院

杜娟娟 清华大学药学院助理教授、特别研究院、博导。2007年获北京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2012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工程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研究蛋白质纳米药物;2013-2016年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加州医药研究所Peter G. Schultz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创建了一种制备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2016年在清华大学药学院工作至今。杜娟娟实验室致力于采用蛋白工程和纳米技术的方法解决蛋白药物和疫苗研发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的挑战。

李寅青-助理教授-清华大学-药学院

李寅青,清华大学药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于2008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微电子系,并于2012年和201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电子工程与计算机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在2016至2018年在博德研究所、斯坦利精神疾病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在博士和博士后期间,与导师Feng Zhang博士、Aviv Regev博士和Guoping Feng博士合作,从事基因组学和工程学的交叉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单细胞的基因检析、编辑和控制技术的建立。李寅青博士致力于开发和拓展基因组医学技术,以推动复杂疫病如肿瘤的新药靶点发现和精确诊疗。

© 柠檬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