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分离工程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专业中研究分离共性问题的一门学位核心课程,其目的在于反映分离工程的新进展与新水平,进一步揭示化工分离工程过程变化的规律,它是化学工程学科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化学工艺节能技术紧密相联系。

播放:5008次,课程ID:4233462

高等分离工程课程简介:前往报名学习

高等分离工程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专业中研究分离共性问题的一门学位核心课程,其目的在于反映分离工程的新进展与新水平,进一步揭示化工分离工程过程变化的规律,它是化学工程学科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化学工艺节能技术紧密相联系。

前往报名学习

高等分离工程课程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分离工程的昨天

--1.2 分离工程的今天

--1.3 分离工程的明天

第二章 平衡分离过程

--2.1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

--2.2萃取

--2.3吸收

--2.4吸附

--2.5结晶

第三章 速率分离过程

--3.1 膜分离

--3.2外场强化分离

第四章 塔器内构件结构与性能

--4.1填料

--4.2塔板

第五章 分离材料结构与性能

--5.1微介孔材料

--5.2树脂结构材料

--5.3功能膜材料

第六章 分离过程强化

--6.1 分离强化反应过程-膜反应器

--6.2 反应强化分离过程-化学吸收

--6.3 反应强化分离过程-酯化脱水

期末考试

高等分离工程授课教师:

许振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研究方向:基于新材料、资源环境、海水淡化等领域,研究中空纤维膜/平板膜及其复合膜的结构调控、功能膜材料合成与结构控制、催化精馏膜结构填料、超净高纯化学品工程化、膜强化分离与反应过程、分离集成技术处理三废等。 1983获南京化工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无机化工学士学位;1988获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工学博士学位(提前攻博);1996-1998: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工作研究员(Research Fellow);1998年-现在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多相结构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 编著“膜技术新进展与工程应用”、“绿色分离过程”、“膜法水处理技术”、 “微滤技术与应用”等书5本,专利50余件,发表期刊论文33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150余篇(1区论文30余篇,化工三大期刊论文12篇),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负责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3项、 “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专项1项、省部级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等,多项科研成果已获应用。已培养博士32名(留学生2名)和硕士88名,15名获国家奖学金,多名研究生获得GE奖、3M奖、DOW化学奖、阿科玛奖、华昌奖、浙江龙盛奖等。 学会和协会等任职情况: 中国膜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副秘书长)和工程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常务理事、膜分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膜工业协会海水淡化及苦咸水淡化分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和膜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理事和分离膜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膜工业协会电驱动专业委员会委员; 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膜科学和技术》副主任编委,《水处理技术》常务编委,以及《工业水处理》、《净水技术》、《无机盐工业》和《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

汤志刚-副教授-清华大学-化工系

教育经历(按时间倒排序): 1995/9 - 1998/4,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导师:朱永骏 1993/9 - 1995/6,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导师:朱永骏 1988/9 - 1993/6,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士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及人才计划项目情况(按时间倒序排序):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编号51134017] "燃煤电厂烟气大规模CO2捕集过程关键问题研究"(2012-2015),在研。 参加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合作项目(该项目属中国石油低碳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九)[编号:2011E-24-09] (2012-2014),已结题。 参加国家863重点项目[课题编号2008AA062301] "CO2的吸收法捕集技术",已结题。

罗仕忠-研究员-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罗仕忠,1965年生,化学工艺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硕士;1999年11月至2000年5月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化工学院高级访问学者。1988年7月至2005年5月进入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长期在科研第一线工作,并担任课题组负责人,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2005年6月调入四川大学化工学院从事科研与教育工作。在C1化学和天然气化工、医药及农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工等领域进行长期的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和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近年来,在C1化学和天然气转化过程中完成了一些重要科研项目,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承担了“低温低压催化制甲醇和甲酸甲酯催化剂的开发”国家科委专用化学品专项基金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承担了“低温低压催化制甲醇和甲酸甲酯新工艺的开发” 由院长特别基金支持的中国科学院“九五”应用研究与发展重大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合成气一步法催化合成甲酸甲酯”横向合作课题。在医药及农药和精细化工领域,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抗球虫药氨丙啉(Amprolium)的全合成”、“降血脂药阿昔莫司(Acipimox)的合成”、“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生产工艺的优化”、“VB1中间体甲酰嘧啶生产工艺的优化”、“高效抗菌添加剂胍基聚合物的制备”等项目。共合作发表论文30篇、中国专利公开9项、美国专利1项,《羰基合成化学》作者之一。

鲁金明-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

工作简历 1995.7-2001.4, 大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教研室, 助理工程师,   2001.4-2005.1, 大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教研室, 工程师,   2005.1-2005.4,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艺系石油化工教研室, 讲师,   2005.4-2008.11,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艺系石油化工教研室, 讲师, 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   2008.12-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艺系石油化工教研室, 副教授, 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

刘纪昌-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教育背景: 1998. 7 2002.9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学士 2002. 9 2007.3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博士 工作经历: 讲师 2007. 7 2009.9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访问学者 2011.9 2012.9 Princeton University 副教授 2009.9 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研究方向: 1、基于分子管理的油气资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转化 2、高性能吸附材料及分子筛的合成与吸附分离 3、石油加工过程复杂反应体系结构导向集总动力学

魏永明-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教育背景: 2002.3至2005.3: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博士 1999.9至2002.3: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 1995.9至1999.7:山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 工作经历: 2007.09-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2014.06-2014.12: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系,访问学者 2005.04-2007.09: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讲师 学术任职: 研究方向: 1、膜色谱与纳滤膜制备与优化 2、膜制备理论计算与模拟 3、分离过程耦合与强化

马晓华-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教育背景: 2007.9-2012.3 华东理工大学 博士 2003.9-2007.6 长安大学 学士 工作经历: 2015.9-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 副教授 2012.3-2015.8 华东理工大学 讲师 2012.3-2014.2 华东理工大学 师资博士后 研究方向: 1、功能膜材料及其可控制备 2、膜反应器及化工过程强化 3、水处理及再利用

© 柠檬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