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7|回复: 0

[生命学院] 动物营养学(Animal Nutrition)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2: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动物营养学(Animal Nutrition)  学分:3  学时:48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基础必修课  
开课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学习动物营养学的目的:(1)阐明动物生存或生产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研究确定不同生产形式下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2)评定各类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3)研究和阐明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效率及生产特性之间的关系;(4) 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总之,根本目的是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课程简介(200字左右)
    动物营养学主要介绍动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其在动物养殖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阐述不同动物对营养素的摄取、消化、吸收、代谢等过程的量变规律及其特点,阐述不同种类、不同生产目的动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营养需要基础,估计和评定营养需要的基本原理、方法,阐述影响动物利用饲料或营养素的因素及其解决的途径和适宜的营养环境。动物营养学不仅为经营养殖业成败的关键,也与人的健康和素质关系密切。动物营养学是现代动物生产和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三、教学内容
绪论〈1学时〉
主要内容:营养与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与动物生产;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学习本课程的任务。
学习要求:掌握营养与营养学的感念、动物营养学的目的与任务;了解动物营养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学时〉
主要内容:动物与饲料;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饲料养分。
学习要求: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动植物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掌握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2学时〉
主要内容:消化方式;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学习要求: 掌握动物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消化特点及影响饲料养分消化率的诸因素。
第三章 水的营养 〈1学时〉
主要内容:水的性质和作用;水的代谢;各种动物的需水量。
学习要求:掌握水作为一种养分在动物营养中的极端重要性。
第四章 蛋白质的营养 〈6学时〉
主要内容: 蛋白质的组成和作用;单胃动物的蛋白质营养;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水产动物的蛋白质营养
学习要求:比较学习并掌握不同动物的蛋白质营养原理及其异同,掌握蛋白质品质的有关概念和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的理论知识。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4学时〉
主要内容: 碳水化合物及其营养生理作用;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水产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非淀粉多糖营养。
学习要求:掌握碳水化合物的含义、营养生理作用,非淀粉多糖的概念及其营养特性,比较学习并掌握不同动物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利用过程及其异同。
第六章 脂类的营养 〈4学时〉
主要内容: 脂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单胃动物的脂类营养;反刍动物的脂类营养;水产动物的脂类营养。
学习要求:掌握脂类的理化特性和营养作用、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第七章 维生素的营养 〈4学时〉
主要内容:维生素概述;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学习要求:在了解维生素分类及特性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各类维生素的营养生理作用及缺乏症,比较掌握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第八章 矿物质营养 〈4学时〉
主要内容:矿物质营养概述;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学习要求:在了解动物体内矿物质元素含量和分布的基础上,掌握矿物质元素营养的基本特点,重点掌握矿物元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缺乏症。
第九章 能量代谢 〈2学时〉
主要内容:能量单位及能量来源;能量代谢;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和各种能值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第十章 饲料添加剂 〈3学时〉
主要内容:抗生素;酶制剂;益生素;其他饲料添加剂。
学习要求:在学习了解饲料添加剂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抗生素、益生素和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的主要种类、作用特点、应用效果和各类添加剂的发展方向。
第十一章 各类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 〈2学时〉
主要内容:三大有机物之间的关系;有机物与维生素、矿物质之间的关系;矿物质、维生素及其相互关系。
学习要求:在学习前几章的基础上,总结学习并掌握主要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养分整体平衡的重要性。
第十二章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4学时〉
主要内容:化学分析法;消化实验;平衡实验;饲养实验。
学习要求:在学习和了解养分利用与营养需要的评定方法基础上,着重掌握化学分析法和消化试验法,了解各类养分生物利用率的主要评定方法。
第十三章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1学时〉
主要内容:饲养标准;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学习要求:掌握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十四章 动物的采食量 〈1学时〉
主要内容: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采食量的调节;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学习要求:掌握采食量的概念,影响采食量因素及实际生产中调节采食量的措施。
第十五章 营养与环境 〈2学时〉
主要内容:热平衡与温热环境;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的影响;动物营养与环境保护。
学习要求:掌握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代谢和需要的影响,了解动物营养与环境的关系。
第十六章 维持的营养需要 〈2学时〉
主要内容:维持需要的概念及意义;维持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动物的维持营养需要;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
学习要求:掌握动物生产中维持的概念和意义,确定维持营养需要的基本方法和影响维持营养需要的因素。
第十七章 动物生产的营养需求简介〈4学时〉
主要内容: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繁殖的营养需要;泌乳的营养需要;产蛋的营养需要;产毛的营养需要。
学习要求:掌握不同生产目的动物营养需求的特点和规律。
四、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对动物健康和生产的影响;不同种类、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以及影响其需要量的因素,从而掌握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和解决动物生产实践中的饲养问题的理论知识。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
    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2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20%、闭卷考试占6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杨凤主编,《动物营养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阅读书目:
1.《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麦康森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饲料与饲养学》,韩友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中国饲料学》,张子仪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中国饲料大全,》李德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动物营养学是在普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上述多门基础理论课的综合应用,学习好以上几门课是学好动物营养学的前提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6-1 14:46 , Processed in 0.0329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