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04|回复: 0

[海洋学院]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Cleaner Prod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3: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Cleaner Prod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学分:1  学时:16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海洋科学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手段,本课程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维模式。本课程在对可持续发展简介和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资源回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源头削减的清洁生产对策,正确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原理,掌握生产过程污染预防与清洁生产审核、产品生态设计与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工业生态系统和物流分析,并能综合运用于实践,初步具有解决一般行业清洁生产审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质,拓宽学生就业领域。
二、课程简介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新的发展路线共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从源头和全过程考察人类生产活动、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两个重要手段。本课程主要讲授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审计、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建设的理论、实践和方法,通过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授,以及大量案例、资料的讨论,使学生了解以资源回用为目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以源头削减为原则的清洁生产对策,掌握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从生产活动源头预防污染的技术政策、清洁生产审计、产品生态设计与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原则,掌握工业生态系统和物流分析的策略,并能综合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质,拓宽学生就业领域。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主要内容:环境问题发展简史;产业分类及不同产业带来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概念,城市生态环境的概念,城市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学习要求: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发展状况,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理解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概念及二者关系;了解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
自学: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第二章  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1学时)
主要内容:资源、能源的定义和分类、资源和能源的储存与消耗、能源结构与效率;煤、石油、核能的清洁利用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资源与能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再利用的技术路线。
学习要求:了解资源和能源的定义和分类,世界主要资源和能源的储存、结构、消耗情况,掌握能源引起的世界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正确认识能源清洁利用的重要性,了解能源清洁利用的主要技术;了解主要的新能源种类;充分认识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和主要技术路线。
作业:读书报告――清洁发展机制(CDM)与21世纪中国能源产业。
第三章  清洁生产(4学时)
主要内容:清洁生产的定义、内涵,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和传统发展观的关系;清洁原料、清洁工艺和清洁产品的定义,环境标志体系、作用和法律保证;清洁生产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绿色GDP的定义和核算,国际国内绿色GDP核算实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及方法,生命周期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中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掌握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正确认识清洁生产与传统末端治理政策的本质区别;了解典型的清洁原料、工艺和产品,了解代表性的环境标志;掌握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掌握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了解《中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主要内容。
自    学:中国清洁生产实践现状。
课堂讨论: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政策区别。
第四章  清洁生产审计(4学时)
主要内容:清洁生产审计的发展概况和定义;清洁生产审计的基本程序;清洁生产审计的策划与组织;预评估:确立审计目的、现状调研与考察、审计重点的识别方法、清洁生产目标的设置原则、提出并实施无/低费方案;评估:编制审计重点的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核算,分析废物产生原因;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和筛选;可行性分析:市场、技术、环境、经济评估;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编制清洁生产审计报告。
学习要求:了解清洁生产审计的发展背景,掌握清洁生产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了解现状调查和审计重点的识别方法,学会编制审计重点的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核算,能够分析废物产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了解清洁生产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原则,掌握清洁生产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作业:编制清洁生产审计报告书。
第五章  循环经济(2学时)
主要内容:循环经济的概念及产生背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3R原则),资源最优化利用的基本途径;实施循环经济的几种思路,循环经济的产业类型和技术类型,实施循环经济的基础保障。
学习要求: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了解循环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掌握循环经济的3R原则,了解资源最优化利用的几种途径;了解实施循环经济的几种思路和类型。
自学:循环经济理论进化过程。
课堂讨论:临港新城区域发展的循环经济战略设计。
第六章 生态园区(2学时)
主要内容:生态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人控生态系统及其风险;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区,国际国内生态工业园区范例;城市的产生、演变、作用和问题,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征,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生态住宅的评价指标;生态农业起源及其基本定义,生态农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学习要求:了解生态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从自然生态到人工生态的转变过程;理解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的差别,掌握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了解国内外典型生态工业园区的组成和结构;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评价指标;了解生态农业的定义和发展趋势。
第七章 清洁生产案例(2学时)
主要内容:分别介绍硫酸厂、造纸厂、丝绸印染厂、啤酒厂、炼油厂等典型行业的清洁生产案例。
学习要求:了解几种典型行业企业的生产工艺、清洁生产审计的内容、方法和过程,重要的清洁生产指标,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关清洁生产标准。
自学:埃及纺织厂清洁生产案例
课堂讨论:进行清洁生产审计需要企业提供的基本资料。
作业:编制清洁生产案例分析报告。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注。
    课堂讨论的次数应不少于3次,主要安排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案例等章进行;课堂讨论主要是根据已学习的理论内容分析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通过学生调研思索与个人紧密联系的社会发展现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课堂讨论的内容和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调研,作足准备;课堂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课堂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本课程自学内容的量应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20%,主要安排在各章节中有关背景资料和易于理解的内容上,自学不占上课学时;学生进行自学前,教师应下发自学提纲或有关思考题,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平时作业量应不少于6学时,主要是编制清洁生产案例分析报告;另需上交关于资源能源利用部分的读书报告1份。读书报告要求:约3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按核心刊物格式编写。在布置读书报告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中英文资料查阅能力,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的观察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教师评阅读书报告时应根据格式、文献来源及发表时间、报告内容和学生个人观点给出综合评分,并及时作出讲评。
五、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理论授课、课堂讨论、自学、作业或者模拟、调查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BBS等形式)。
    考试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出勤占15%、平时作业占20%、课堂讨论25%、开卷考试占4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奚旦立主编,《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阅读书目:
1.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李良园,《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境与贸易工作组,《环境与贸易问题――环境标志与绿色食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  王守兰、武少华、万融等,《清洁生产理论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5.  钱易主编,《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概念、方法和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中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内一门重要的分支课程。如果说其它各门专业课程注重基础理论或工程实践应用技能,本课程则更多关注“发展机制和环境管理”层面的软科学。本课程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方法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树立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原则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八、说明:
1. 课堂发言与讨论的规则:
•为了提高发言效率,发言者事先应制作多媒体;
•每组发言限时15分钟;
•讨论时,每位发言者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发言内容应与讨论主题相关。
2. 讨论评价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5-5 11:28 , Processed in 0.0394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