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45|回复: 0

[海洋学院] 环境生物学(Environmental Biology)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2: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环境生物学(Environmental Biology)  学分:2  学时:32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海洋科学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环境生物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为环境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都非常强的专业课程,适合于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生培养环境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实验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包括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和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两个部分。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部分系统的介绍了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特征、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及其生态毒理、生物效应的环境检测、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和生物评价。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部分主要系统科学的介绍了环境污染物生物净化的原理和工程上比较成熟的污染物的处理方法、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技术和流程、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原理和应用、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前一部分侧重于原理的阐述,而后一部分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验监测方法等问题的工程技术。
三、教学内容
(一)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第一章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行为(4学时)
主要内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生物转运和累积效应
学习要求:让学生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掌握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累积效应;生物对污染物在环境中行为的影响。
教学难点和重点:
1.生物转运。
2.累积效应。
3.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4.生物转化。
知识点:环境污染、污染源、生物转运、累积效应、污染物、优先污染物、生物转运、生物转化、生物浓缩、生物积累、生物放大
第二章 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及其生物检测(4学时)
主要内容:污染物对生物在细胞个体不同水平上的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污染物在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影响、污染物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的影响;掌握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生物测试及其毒性实验、生物突变、畸形和致癌效应的检测;了解微宇宙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和重点:
1.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
2.生物毒性试验
知识点:混合功能氧化酶、死亡、耐污种、敏感种、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拒抗作用、生物测试、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致死剂量、致死浓度、蓄积毒性效应、突变、致畸、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致癌效应、微宇宙法
课外阅读:(1).纪云晶.实用毒理学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
          (2).Wayne G. Landis and Ming-Ho Yu.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 Impacts of Chemicals Upon Ecological Systems. CRC Press. Inc, Florida,1995.
第三章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和评价(2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监测;化学品生态风险
学习要求:了解和掌握生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基本原理;掌握生物监测与评价的一般过程和主要内容;以及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有害物理因素的生物学效应的评价。
教学难点和重点:生物监测
知识点:环境质量、生物监测、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指示生物、污水生物系统、指示生物、生物标志物、生态环境质量、生态风险、有害物理因素
课外阅读:张志杰. 环境生物监测.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二)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
第四章 环境污染生物净化原理(2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净化的一般原理和过程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污染物的类型和不同生物净化过程的相互关系;掌握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教学难点和重点:
1.微生物的训化。
2.生物净化。
知识点:生物降解、化学降解、光降解、底物浓度、单加氧酶、自净作用
课外读物:史家梁. 环境微生物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第五章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3学时)
主要内容:水体、固体和大气的生物净化及处理过程。
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微生物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重点掌握不同营养类型的生物其根本的代谢过程。了解生物处理固体和大气污染物的技术。
教学难点和重点:
1.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2.生物膜法的基本过程。
知识点:好氧生物、生物膜法、厌氧分解、接触氧化滤池、光合细菌、微生物脱氮除磷
课外思考题:如何改进工艺促进污水的深度净化-脱氮除磷?
第六章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治理(2学时)
主要内容:细胞、基因、酶、发酵等四大工程
学习要求:学习本章要了解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在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和重点:
1.细胞工程。
2.酶工程。
3.基因工程。
4.发酵工程。
知识点: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环境污染生物处理、酶工程、固定化细胞、微生物添加剂、生态工程
课外思考题:如何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污水的深度处理和无害化处理?
第七章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2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修复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目前的主要应用范围和难点
学习要求:掌握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生物修复技术的各种事例分析,领会生物修复的具体工程技术。
教学难点和重点:
1.生物修复。
2.不同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
知识点:生物修复、原位处理、地下水生物修复工程技术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注。
    案例讨论课的次数为3次,前两次为固定内容讨论课。其中,第一次为国际上已经发生的重大环境生物事件;第二次为综合环境生物学知识如何防范重大环境生物事件(如生物入侵等)。最后一次内容不固定,根据每年国内和国际发生的重大环境生物议题作为讨论课进行分析。
    本课程自学内容的量应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10%,主要安排在各章节中有关背景资料和易于理解的内容上,自学不占上课学时,但必须考试。
    通常在主要章节讲授完之后,要布置一定量的课外思考题或阅读名著等形式,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三大单元,每个单元再由理论授课、分析、研讨、自学、课外思考题、实验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光盘)、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BBS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论文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查询、文献检索等,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选定题目,然后撰写。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考勤讨论等占30%、论文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孔繁翔 主编,尹大强 严国安 副主编,《环境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ISBN 7-04-008619-0
(2)Environmental Biology,PDF版电子英文资料
阅读书目
     (1)环境生物学,熊冶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2。
     (2)现代环境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孔志明,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2。
     (3)国际大都市的生态环境,吴人坚,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9。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以后海洋类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掌握普通环境学和生物学的一些基础的知识。
八、说明:
1. 课堂发言与讨论课的规则:
•为了提高发言效率,发言者事先应制作多媒体;
•每组发言限制在15分钟之内,超过15分钟,请自动下台;
•每次发言主题一致,2组同学应对该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
•讨论时,每位发言者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发言内容应该与前2组发言主题相关。
2. 讨论评价标准
小组发言评价指标        权重        得分        讨论时发言评价指标        权重        得分
1). 课堂前组间合作        15                 1). 发言内容        70         
2). 课堂前组内合作        15                 2). 发言时间掌握        30         
3). 发言内容设计        40                                    
4). 发言形式设计        15                                    
5). 发言时间掌握        15                                    
3.对于对于污水的好氧和厌氧处理的基本概念,由于与以前学生掌握或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故不讲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5-19 00:23 , Processed in 0.0597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