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5|回复: 0

老子《道德经》英译第五十五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21: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道德经》英译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五章 赤子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现代汉语】
含“德”浓厚的人,比得上初生的婴儿。毒虫不去刺伤他,猛兽不去伤害他,凶鸟不去搏击他。他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还不懂得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号哭,但声音却不会沙哑,这是他身体谐和的缘故。
认识到谐和的道理叫“常”,认识到“常”叫做“明”。纵欲贪生叫做灾殃,欲望支配精气叫做逞强。过分强壮就会趋于衰老,这叫做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很快就会死亡。
【英译】
He who has in himself abundantly the attributes (of the Tao) is like an infant. Poisonous insects will not sting him; fierce beasts will not seize him; birds of prey will not strike him.
(The infant's) bones are weak and its sinews soft, but yet its grasp is firm. It knows not yet the union of male and female, and yet its virile member may be excited;--showing the perfection of its physical essence. All day long it will cry without its throat becoming hoarse;--showing the harmony (in its constitution).
To him by whom this harmony is known, (The secret of) the unchanging (Tao) is shown,      and in the knowledge wisdom finds its throne.      
All life-increasing arts to evil turn; where the mind makes the vital breath to burn, (False) is the strength, (and o'er it we should mourn.) when things have become strong, they (then) become old, which may be said to be contrary to the Tao. Whatever is contrary to the Tao soon ends.
【备注】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
虿:蝎子一类的毒虫。虺:毒蛇的一种。攫鸟:长有利爪的鸟。朘:男婴的生殖器。
一个品德纯厚的人,好比初生的婴儿。蜂蝎毒蛇不伤害他,凶鸟猛兽不扑抓他,他的筋骨虽然柔弱,却能结实地抓住小的物体,不知交合之事,小生殖器却能自然勃起,这是精力旺盛的表现;有时整天号哭不止,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真气畅通、和谐的表现。
透过婴儿的自然本能,我们可以悟出许多哲理:一,之所以“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是因为婴儿处于无私无欲的生理状态,无贪争之念,无相害之心,不会威胁到其它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纯真是婴儿的主要特征。二,婴儿虽然骨弱筋柔,但弱中有强,柔中有刚。三,婴儿“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是因为来自父母的先天精气没有受到一点一滴的损失,是内因使然。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四,婴儿“终日号而不嘎”是阴阳二气充分调和、畅达的表现。“精之至”是“和之至”的物质基础。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和:和谐、平衡,是矛盾的同一性。常:永恒的规律。益生:有益于生命。祥:吉祥,是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
认识了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把握了事物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把握了这一客观规律,才能明察养生之道。有益于生命叫做吉祥,尊重客观规律,使理性战胜情感、意气才是真正的坚强。
这里,“益生”是同一说,“心使气”是斗争说,斗争的目的在于同一。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物体刚刚强壮就趋向衰老,这是因为不懂得养生之道,不懂得养生之道生命就会早逝。
就人类的身体素质而言,最强壮的时期大约是二十二岁左右,此时身体完全发育成熟,超过这个年龄,身体就开始衰老。对此,世人都以为是正常现象,而在老子看来,这是不懂得养生之道的结果。不懂得养生之道,寿命就会缩短十分之三。
不懂得养生之道就会放纵欲望,对外执着于名利,或作损人之心,或作防人之心,终日疲惫不堪;对内追求感官刺激,贪杯贪色,吸烟吸毒。如此以来,内损外耗,元气大伤,阴阳失和,于是各种疾病相伴而生:头疼感冒、神经衰弱、失眠健忘、阳萎早泄、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心脏病、艾滋病、各种老年性痴呆症、精神忧郁症等等。现代人的生命终结,有多少人是无疾而终、自然老化的呢?看到人们在极端痛苦中死去,我们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古人说:“财是催命小鬼,色是刮骨刚刀,酒是穿肠毒药。”这些至理名言,谁能悟得透呢?
造成“物壮则老”的关键就在于不能“心使气”,即只讲自我情感、意气,不讲理智,不顾客观规律,结果只能使阴阳失调,导致生命“早已”。
本章通过婴儿的生理现象,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然而,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认识了这一规律就要以顽强的道德意志去克服自我的不道行为,否则,就会遭到惩罚。《道德经》的中心议题在于强调整体的统一性。强调统一性并非不讲斗争,斗争是统一的必要条件,统一是斗争的必然结果。把握科学的斗争方式是取得统一的关键,这就是老子的用心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6-2 11:21 , Processed in 0.19020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