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0|回复: 0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古代诗歌中,月亮是“出镜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历史上,中华民族是个特别喜爱月亮的民族。入夜,我们仰脸望月,想见月宫里的嫦娥、吴刚、桂树、玉兔、蟾蜍,想起有关月亮的诗句,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如果这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达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余光中《寻李白》诗中的几句。其实,这几句单独就可构成一首小诗。它高度精准、凝练地概括了李白及其诗歌内容。


酒与月,李白一生须臾不可离。月是诗人多种情思之所寄,酒是助其才思、豪气,释其郁闷之伴侣,二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李白诗歌的辉煌。“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李白写月诗句颇多,在他微醺豪饮运笔挥洒之下,明月绰约动人,江月、海月、山月、湖月、溪月、孤月、春月、秋月、朗月、残月……千姿百态,风情万种。


李白爱明月,正是爱月之高远空灵,爱月之晶莹朗彻,爱月之冰清玉洁,而这些,正与诗人的品格相一致。李白蔑视权贵,不苟合流俗,追求美好,渴望光明,爱月是其性格的必然。明月这一形象“活”在诗人心中,偶有所思,就联想到明月,随机生发,呼之即出,所以李白的“明月诗”特别多产。


李白诗中的明月,不仅是天穹一物,而且是人间一友。他可以对之举杯相邀,可以携手共舞,可以托付友情,可以共诉愁肠,在诸多寄托中,借明月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愤懑,是李白“明月诗”中最有思想深度的华章。


李白生活在唐朝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目睹了大唐的繁荣、危机和战乱,他由高歌“济苍生”,转而愤叹壮志难酬。黑暗的现实使他感到窒息和孤独,酌饮举杯,仰望星空,明月正好是他遣怀的对象。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写道:“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这几句看似写景,但接下来的“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一下就把内容升华了。诗人抨击幸臣权贵学斗鸡而获宠,凭杀戮而邀功,称赞王十二的操守,表明自己与王十二大致相同的性格和遭遇。于是,前面关于写月的描述就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了,诗人以寒冷、孤凄的“孤月”自况,正是诗人自身的境遇和遭际。


同样,《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饯别友人,举酒高吟,诗中表达了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抒发了年华虚度、报国无门的痛苦,盛赞建安风骨及谢朓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出世的忧愤情怀。


借明月表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产生的苦闷,这在《月下独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邀月以共舞,诗人之所以这样,说明知音甚少而感到孤独和寂寞。“暂伴月将影”,一个“暂”字,表明这是百无聊赖,姑且与自己的影子跳舞吧。诗人的这种情怀,正是士子有志难伸的内心写照。“行乐须及春”中的“行乐”,是愤激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而并非所谓“及时行乐”的消极人生观的表现。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丰富了李白“明月诗”的内容。李白诗歌曲折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矛盾,“明月”的折光透视出当时黑暗的一面。李白是时代的产儿,他的理想,他的苦闷,他的酒后豪气,他的内心忧伤,无不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李白的“明月诗”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月与酒是李白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民间传说李白晚年一次醉酒,见江心一月皎洁可爱,竟情不自禁下水捞之,结果身沉江底。他其实是永远随明月去了。天才诗人李白自身即是唐代诗歌天空的一轮明月。“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他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熠熠生辉,千秋万代,普照人间大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5-11 02:37 , Processed in 0.0406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