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2|回复: 0

古诗说苦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到了在马路边上“放个鸡蛋孵小鸡”的日子了。成天抱怨“天儿太热了”的你,知道古人是如何描写酷暑,如何优雅吐槽天气炎热吗?


闷热必多汗。唐范登《六月》中说:“六月季夏天,身热汗如浆。”晋程季明《拒客诗》中说:“摇扇手都酸,流汗正滂沱。”宋戴复古《大热五首・其一》中说:“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汗流得如“浆”,如“泼”,如“滂沱”,当然很热了。


那么,古人又如何形容挥汗如雨的高温环境呢?


宋代梅尧臣的《和蔡仲谋苦热》是通过周围事物在大热天中的状态来描写苦热的典型:“大热燥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古诗中咏苦热最叫绝的要数宋代范成大和唐代王维了。范成大在《秋前风雨顿凉》中说:“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境似潮来。”他怕热怕得连加速衰老都不顾,但求苦热天快过去。王维在《苦热》一诗中竟然想“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那么,古人如何度苦夏?


白天在树荫下纳凉是普遍办法,因为夏日的主要热源是灼热的阳光。宋戴复古《大热五首・其四》中说:“我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门前五巨樟,枝叶龙蛇舞。半空隔天日,六月不知暑。”如果进入高大浓密的树林中,就更“四时无夏气,三伏有秋风”了。


避暑的“最高境界”还是唐代白居易在《消暑》中说的,“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简言之,就是“虚室,心静”,虚室利心静,心静自然凉。


魏晋的嵇康更绝,在《养生论》中把“心理避暑”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要求“常有冰雪在心”。试想,心静再加上想象人在冰雪环境中,焉能不凉?


前面说到,宋代杨万里怕苦热,比之为“寇”。那么,古人埋怨夏季苦热吗?不一定。至少宋代的戴复古就说过“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即农谚说的“(冬)不冷(夏)不热,五谷不结。”水稻热惯了,凉了反而会减产。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5-12 18:28 , Processed in 0.0474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