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0|回复: 0

从诗词里看古人如何消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4字口诀表示入伏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6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每到这个时候,现代人有多样的避暑祛热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电风扇和空调。可是在千百年前,没有现代化制冷设备的古人是如何对付高温、高湿的三伏天呢?从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诗词来看,古人也自有其消暑纳凉的妙招。


贮冰备暑




《诗经·豳风·七月》有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严冬时节,古人把冰块采集贮藏在冰窖之中,以备来年夏日之用。


建安诗人曹植《大暑赋》记录得更为详细:“积素冰于幽馆,气飞结而为霜。奏白云于琴瑟,朔风感而增凉。”可见,古人早已知道贮冰消暑的妙处了。


亲水避暑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诗的前半部分大意为: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池塘上的月亮从东边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所描写的正是在水边纳凉的情景。


古人在水边纳凉还往往与赏荷结合起来,而“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夜泛西湖》中所描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到了明代,大暑赏荷之风则以苏州为盛,盖过了杭州。苏州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当成荷花生日,这一天坐船赏荷最为壮观。据《清嘉录》“荷花荡”条记载,荷花生日那天,“画船箫鼓,竟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


古人亲水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浸伏”也是一种纳凉风俗:三伏天要到江河里洗冷水浴,祛除暑气热毒,以少生疮疖和热病。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浸伏”最出名,《四时幽赏录》“入水避暑”条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热,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气故耳。”


沉李浮瓜




沉李浮瓜是流传至今的消暑妙计,也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古文中“沈”通“沉”,因此,古诗文中一般谓之沈李浮瓜。建安诗人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谓天热把瓜果用冷水浸后食用。炎炎夏日,用篮子装上水果送到井中,待水果吸收了井水和井中冰冷空气的浸润之后,会更加香脆甜美,一口咬下去,嘴里凉气四溢,暑气顿消。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七回:“西门庆令他安排酒来,不一时,冰盆内沉李浮瓜,凉亭上偎红倚翠。”南宋词人李重元《忆王孙·夏词》:“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可见,沉李浮瓜在古代是极为平常的消暑妙计。


“凉友”常伴




古时,扇子被称为“摇风”,多用竹篾编成。文人墨客常在扇上作诗绘画,增添雅致,又被称为“凉友”。到汉代,“人工风扇”开始在富贵人家流行。《西京杂记》载:“丁缓,(西汉)长安巧工……又作七轮扇,七轮大皆径尺,递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可见其纳凉效果非常好。东汉班固《竹扇》:“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团方。来风堪避暑,静夜致清凉。”可见,扇子是从古至今人们驱暑避凉的最普遍做法。


在古代,还有其他很多消暑办法,比如枕瓷枕、睡凉席等等,这些方法基本遵循自然变化,纳凉方式也很环保。


(新华网综合整理 图片/视觉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5-18 16:59 , Processed in 0.0601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