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8|回复: 0

《夜雨寄北》,寄与谁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朝诗人李商隐七言绝句《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到底是寄给谁的?最为引人关注和扑朔迷离,多年来众人各执一词,议论纷纷。


在南宋时期洪迈编著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年)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


《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书中说“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俞樾之孙、俞平伯之父俞陛云(1868—1950年)的《诗境浅说》中30首李商隐诗作的评注。其对于此诗说:“诗本寄友,如闻娓娓清谈,深情弥见。”可见是写给友人的。


总之,就诗的内容看,按寄给妻子角度,此诗情思浓郁,缠绵悱恻;若按寄给朋友角度,此诗依然细腻洒脱,情景交融。那么,以上两种观点哪个更合理一些呢?首先查阅历代古人对于此诗的评注。《唐诗别裁》说:此寄闺中之诗,即认为是寄给妻子的。而《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玉溪生诗集笺注》说:语浅情深,是寄内也。然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仍当作“寄北”。认为有可能是寄给妻子的,但也理由不太充分。


查阅《新唐书》和《旧唐书》,却发现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39岁至43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所以,寄给妻子不太符合实情。但是,在《李义山诗集笺注》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可见,更多注家均不认为李商隐是寄给友人的。


可见,寄给妻子和友人两种说法都有明显的论据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再探寻其他理解的可能性。根据注解古诗的三种方法:参考古人注解、作者情况和本人作品互证,现在用第三种方法即以作者的其他作品来求证这首诗。逐一查阅李商隐《樊南甲集》和《樊南乙集》,发现三首思念咏怀诗很值得推敲斟酌,这为我们考察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一是在南陵(今安徽省繁昌县)怀念长安友人的五言律诗《凉思》:“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从这首写给友人的诗来看,格调高雅浪漫,含蓄深沉。而《夜雨寄北》则写得比较缠绵,不像是李商隐写给友人的。两首诗都有“北”字,《凉思》中的“北斗”,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长安。可见,“北”可指某地点。


二是在剑阁之南(今四川省中部)旅途中怀念亡妻的五言绝句《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可见,妻亡之后家也依然令人思念。然而后人解读《夜雨寄北》时认为妻子去世不可能寄给妻子,但却忽视了可以寄给妻亡后的“家”,因而更加思念长安的家。


三是在长安怀念故乡河南荥阳的五言绝句《滞雨》:“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上两首诗是从外地思念长安,而这首诗则是在长安思念故乡河南。此诗的写景与《夜雨寄北》极其相似,如“雨夜”和“灯烛”。这首诗是思念故乡,那么《夜雨寄北》仍可能是思念故乡的。《滞雨》后两句是名句,是说故乡多雨,即使返乡也不要在多雨的秋天,来表达思乡不至的故园情怀。


所以,根据李商隐其他类似诗作的表达特点。可以初步推测《夜雨寄北》不是寄给妻友的,而是作者漂泊中寄托对“第一故乡”和“第二故乡”的思乡之情。因为“巴山”之北确实是长安和荥阳;“寄”字之后跟地名(故乡)也最为常见和合理;而以“北”代指故乡,则显得新颖别致,语出惊人,也符合李商隐的作诗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4-5-18 17:47 , Processed in 0.0449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